为什么神话封神榜中纣王和申公豹都可以封神?而姜子牙却没有_姜子牙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神话封神榜中纣王和申公豹都可以封神?而姜子牙却没有
看过一个有点像是看玩笑的传说,其实姜子牙给自己留了一个仙位的,而且是最大的,就是玉帝,当姜子牙封完其他神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徒弟看自己没有位列仙班,想想自己一直跟他最后什么也没捞到十分生气,正好看见还有一个位置没人,就自己坐了上去,姜子牙一看不得了,给自己留得仙位居然让自己的徒弟给坐了,气急败坏,但也无济于事了!所以姜子牙最后未的封神。
没有封神是因为鸿钧老祖曾说过,姜子牙与仙命无缘,无法位列仙班,不能入住天界,但因为他在武王伐纣中有大功德,所以可以留在人界辅佐明君,执掌大权,享受人界,权利尊荣。据清代成书的《六部春秋》记载,子牙未封神,死后肉身为周王室所祭祀。又据清代小说《月唐演义》记载,姜子牙转世为孙膑,孙膑为唐朝时阐教教主,也就是说,子牙最后两次转世成仙。
姜子牙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柏拉图说过,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终结,反过来说当有人类出现的时候,战争便出现了。回溯历史,我国最早的较为大型的正规战争,当属商朝和周朝之间的大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而要论谁是成就周朝800年天下的最大功臣,那么首推我国古代的著名军师——姜子牙。
虽然流传下来的资料对于姜子牙的具体军事措施缺乏记载,但广为流传的是,这位中国古代的军师首先是一个治国安邦的战略家。在商朝于帝辛的带领下对外四处争战、对内苛捐杂税的背景下,附近的周国却是另一幅景象,百姓总体安居乐业,不少商的民众都逃亡西周。这是因为姜子牙为西周殚精竭虑的筹划,对内定下安抚民生、发展国力的国策。实行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私田百亩的政策以提升民众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姜子牙还提议制定大小官吏都有分地作为俸禄的经济政策,这些分地还可以让其子孙承袭,以此提升官员的主动性。
对外,西周遵循其示之以弱的策略,表面上坚持恭顺事殷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削弱殷商王朝的实力,一步步地扩大了西周的地盘和国力,令西周具备了和殷商交战的实力。三千精锐甲士,击溃70万大军。在决定双方胜负的牧野之战中,史书描述是:殷商王朝的士兵铺天盖地,但前方都是奴隶军,在姜子牙带领的西周军队面前,奴隶军反戈,调转过头打击殷商,这成为西周此战取胜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如果不是西周人安居乐业的名声,牧野之战中殷商的奴隶们恐怕也不会倒戈;如果不是采取西周先明着示弱,暗地里一步步地扩充实力,西周也不会有和殷商王朝决战的资本。姜子他作为我们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历朝历代誉为“武圣”,不是没有缘故的。
不过,姜子牙并非出身于王侯将相之家,有首诗说得好,“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九十而封于齐”。意思是姜子牙在70岁时于市场宰牛卖酒为生,80岁成为了天子的老师,90岁功成封为齐王,可见他的人生是在70岁以后才掀开波澜壮阔的篇章。而在他的整个人生中,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作为平民生活在普通人之中。著名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能就是出自这个闲暇的时间里。
可以想象,在人生的大多数日子里,姜子牙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得过且过的。他能成为非常优秀治国安邦之才,是日复一日严格自律、厚积薄发的结果。后人流传,姜子牙年轻时人穷志不穷,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一心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为民施展才华。同时,他并没有游离于世人之外,《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上昆仑山修炼40年,这是神话。现实里他应该是在闹市和底层人民群体中学习成长。他与在普通人中生活,能够最直接地看到众生百相,自然也就最能够理解百姓的疾苦,也能了解大众的诉求,这极有可能是后来他能制定出体恤百姓政策的基础。
当然,后人对姜子牙的尊敬,更多还是便体现在神话之中。著名的《封神演义》里,姜子牙是阐教下山辅佐武王姬发的第一人,虽然法力不是最高强,但代表着神界直接参与人世。后来出现的所有阐教门人,无一不是姜子牙所请或主动前来帮助,姜子牙也就成为了人神之间的交汇点。在武王伐纣结束后进行封神之时,姜子牙又是主管封神之人,可见其地位之高。根据《封神演义》结束的后的剧情,姜子牙担当了周朝丞相的重任,在殷商灭亡、妖魔除尽、截教和阐教矛盾化解之后,稳健地治国安民。
然而,或许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神话《封神演义》的结局并非最终的结局,狐妖妲己也并没有真的消失呢?
先亮答案:有,中国历史上出将入相第一人!!!
《千字文》中:“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吕尚。
上文讲述了五世名相:伊尹,这篇自然就有讲讲震古烁今的——姜太公。
《千字文》中以“磻溪”为眼,引出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 功臣之后。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伯夷(曾经做过职位叫四岳的官职)帮助大禹治水很有功劳,受封在吕国,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虽然姜太公是功臣之后,但是从大禹时期到商朝末年,在九百多年的时间后(按照夏朝400年,商朝600这种传统说法计算),在姜太公出生时,吕氏一族是家道没落的,早已没了当年的辉煌。
(关于姜太公的身世在《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吕氏春秋•首时》、《博物志》、《水经注•齐乘》这些古籍中均有记载,豆浆就不一一摘抄原文了,影响阅读体验。)
姜太公出师图
2. 半生寒微。
因为家境的败落,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 也开过酒店卖过酒。(《战国策•秦五》《尉缭子》《韩诗外传》《说苑•尊贤》这几本古籍中均有记载姜太公早年的经历)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姜子牙曾经是夫入妇家的赘婿,后来因为不擅生计而被老妇逐出家门。《战国策•秦五》说他是“齐之逐夫”, 《说苑•尊贤》、《说苑•杂言》中也有:“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 “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这样的记载,但是不论怎样,都不可否认姜太公的前半生是无比辛酸的!
3. 愿者上钩。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文王姬昌 ,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
关于姜太公钓鱼,还有几个凸显细节的传说故事。
第一个是说姜太公古怪的钓鱼方式(鱼钩是直的,鱼线也不入水),成功吸引了大家伙的注意力,大家都劝姜太公这样是钓不到鱼的,姜太公不以为意。后来,这件事果然传到周文王的耳朵里了,周文王先后派士兵、官员去邀请姜太公,结果都失败了,于是沐浴更衣斋戒三天,这才请到了姜太公。
第二个是说,周文王邀请到姜太公后,姜子牙却要周文王亲自拉车,才肯上门。周文王求贤若渴,二话不说请姜太公上车就走。周文王力大无比,拉着车朝西边一口气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跌得头晕目眩,爬起来后周文王竟搞错了方向,糊里糊涂的拉着车朝东边走了507步,终于体力不支,瘫倒在路。
姜太公便说:“天数啊!文王,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西周301年,东周507年)”文王一听只有800多年,很是后悔,还想继续拉车,然而姜子牙说:“天数如此!兴衰存亡,自有定数,岂是儿戏!”
原来姜太公让周文王拉车的意图一是看文王的诚意,二是测算上天恩赐周朝存在的年限,由于是天机,不可泄露,就有了“文王拉车”千古传说。
反映文王拉车故事的壁画
4.文治武功。
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外修仁德,内整武备。对外促使姬昌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周文王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姬昌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可以说不论在外交上、内政上、军事实力上和民心所向上,都已经占据了制高点,伐纣一事,只欠缺一个时机了。
周文王殒,周武王姬发即位。二年后,商纣杀死王叔比干,囚禁了箕子。此时纣王荒淫暴虐到了极点,姜子牙见时机成熟,就向姬发提出伐纣建议。姬发于是通告诸侯共同征伐。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姜子牙精选兵车300辆,勇士3000人,甲士45000人,组成伐纣大军。发兵时姬发占卜龟兆不吉;行军途中又遇暴风骤雨,姬发和众臣的决心一度动摇。姜子牙力排众议,坚定了姬发伐纣的信心。
28日拂晓,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商纣王也集结70万(一说17万)兵马赶至牧野。
(关于武王伐纣的准确时间,是由国家发起夏商周断代史工程后,经多方验证,并最终确定的,时间就是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
小时候连环画中的武王伐纣图
5. 牧野之战——血流漂杵
据《逸周书•克殷》记载 :周军先由姜太公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纣王既然强迫这些奴隶和战俘上战场,自然会在后方以亲信部队押送,防范他们反叛或逃跑。
牧野之战示意图
这些少量忠心的禁卫军,也是商纣王手中最后的底牌。然而前方的商军在周军的强大冲击下慌不择路地往回跑,遭到了后方精兵的阻拦。好汉不敌人多,在人潮的冲击下,这些武士也阵脚不稳。奴隶们为了逃命,加上被后面人潮推动,于是倒戈相向,乱打一气。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一层层的进攻,商纣王的最后一道阵线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马加鞭,逃离战场。商军残余的抵抗仍然持续了一天,但已无力挽回局面。帝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
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另有一百多个商朝的大臣贵族被俘。他们将被带回周京,作为武王祭祖的人牲被杀死。
关于牧野之战的惨烈程度,后世文人们用“血流漂杵”来形容,足见这是一场多么惨烈的厮杀。据《逸周书•世俘》记载:被杀死的商人有十八万之多,被掳为奴隶的有三十三万,这么大的数量不都是军人还有平民,在整个战事结束后仅缴获的佩玉就达到十八万块。
因为姜太公的寿命极长,《千字文》中,接下来几位安邦之臣的故事与姜太公也有交集,所以关于姜太公在牧野之战后的故事,会在后面介绍其他几人时,穿插着讲解。
本文为豆浆的奶爸守则首发在悟空问答上的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