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空降,什么叫空降_你知道的职场黑话有哪些

2个月前 (03-16 01:06)阅读2回复0
xietoutiao
xietoutiao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6217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24349
  • 回复0
楼主

不接受空降,什么叫空降

意思是不同意上级直接派人来。空降原意是从天上掉下来,现指上级直接派人来担任某要职。不接受空降,意思是本级领导要保护当地干部,对缺编的职位力争从当地干部中选拔,不同意上级派人来点位置。不接受空降多用于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调整。

意思是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欢迎别人突然到访,没有和自己打招呼就来上登门的意思,通常表现的自己对于别人没有礼貌的一种招呼是非常生气的感觉,此刻应当主动的和对方讲清楚道理只有让他明白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礼貌的关怀才是唯一的基础,只有这样在生活中大家才能和谐的对待。

你知道的职场黑话有哪些

我说保险行业才是黑化的老大哥应该没人反对吧!

大多人稀里糊涂的情况下买了保险,最后才发现被骗了。

这也是黑话的魅力所在,

它不需要专业,只需要显得专业。

保险不会骗人,只有人骗人。

当你啥也不懂的时候,不坑你坑谁?

不然保险的“保”字,也不会是由“人”和“呆”组成了。

不接受空降,什么叫空降_你知道的职场黑话有哪些


所以,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听懂保险的黑话很重要。
在这里,我用这篇文章,例举十来年亲历、观察到的行业黑话,
献给大家。

在此声明:
文章不是否定保险,也不是否定保险行业
而是立意于净化行业,祛除糟粕,打破信息不对称,
一切站在保险消费者的立场考虑:如何避坑?如何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文章开始。


不接受空降,什么叫空降_你知道的职场黑话有哪些


1、 合伙人
每个保险团队都说自己在招合伙人。
title除了“保险销售”,应有尽有。
“储备干部”、“投资经理”、“销售总监”、“区域经理”,还有这几年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管培生”

你以为的合伙人是这样的:


不接受空降,什么叫空降_你知道的职场黑话有哪些


实际上他是这样的:



在保险公司,合伙人说好听点叫“同伙”,不好听一点叫“共犯”,
说白了还是卖保险,不仅自己要卖保险,还得拉人卖保险,鸡汤口号、唱歌跳舞得样样精通,

你以为是员工,其实你就是客户,卖不出保险,就招人卖,实在卖不出去,等你达不到公司的考核标准,照样走人,反正新人又会有新的资源。
因为招聘标准很低、流动率频繁,所以能看到保险公司经常在招,
千万别被忽悠了,招你过去的销售总监、销售经理等等其实可能也是刚入职几个月的新人。

2、 “年薪百万”
卖保险,找你买保险的人越多,赚到的钱自然越多,
如果有能力让全世界每人给我1毛钱,我都是亿万富翁,
但卖不出去,就只能拿个几千块的底薪。
年薪百万,能不能拿到,各凭本事。

实际上买保险能做到年薪百万的人凤毛麟角,
拿中国X寿这种几十万代理人的公司来说,每个月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开单,
而这些开单的人平均只卖出去了5801元的保险,再从这里面提个几百千把块钱的佣金,
离年薪百万差得不是一个量级,更别说那些一个月没开张的。


3、 奖励丰厚
世界上有两种地方最让人感觉激情满腔,
一个是传销现场,一个就是保险公司动员大会现场。
比如某公司动员大会,
年保费1000万,奖励保时捷-帕拉梅拉。



还有各种奖励各种福利,
但落实下来都没有正规文件,互相推诿,也就过去了。
“保险业是蓝海,是朝阳产业。
美国人均多少多少保单,中国多少多少保单。”
也许这种大饼也能充饥吧。
保险水很深,入行需谨慎。



1、 “小公司”
很多品牌保司为了个好地推荐自家的产品,喜欢贬低其他公司,称其为“小公司”,

但,保险公司哪有什么所谓的“小公司”。
看看保险公司成立的门槛,



对保险公司而言,世界500强没什么稀奇的,
背后的股东哪个不是500强出来的数一数二的资本大佬?
保险是大佬们的游戏,更是大佬们斗技的舞台。


说这句话就像是NBA的球星说自己很高,
废话!能进NBA的哪个不高?

并且,保险公司大不大,和他家的产品好不好,没啥必然联系,
大公司就不会卖烂产品了?读书人能叫偷吗。
买保险,买的是保额,保额不够,你就算公司再大又有什么用?



2、 理赔服务
很多人觉得,哪个公司都有好产品和坏产品,关键得看理赔和服务。
事实上,所谓服务最重要的是理赔率和理赔时效,这方面各家保司并无显著差别。
因为凡是保险公司,理赔都有个原则,叫不惜赔、不滥赔。
如果风险明确,符合理赔条款无异议,那么保险公司完全没必要为了一份保单而丢掉自己的名声,要知道,理赔才是保险公司的口碑源泉。
只要你符合理赔合同的条款,不管哪家公司,谁敢不赔?



3、 “异地投保影响理赔”
其实银保监会对互联网渠道提的要求不高:实事求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按照最新的《互联网保险监管办法》的要求,在保险投保的页面要有以下的信息:



如果异地投保,要标明“所在地无分支机构可能存在服务不到位”
这也是出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买是能买,赔是能赔,

实事求是得讲,异地投保,对理赔肯定会有一定影响的,如果当地没有分支机构,意味着没有柜面服务
监管明确了消费者可以买,消费者也需要清楚异地投保可能理赔会慢一些的风险,其实就可以买的。
像是医疗险和意外险,可能会需要医院的原件(重疾险通常不需要),这时候就要把资料寄快递到保险公司,那么时效性可能会晚个几天。

保险公司方面,无论是从产品的免责条款,
还是各家保险公司的核赔规则,
都没有对异地投保的相关要求。
一旦真的发生理赔,
保险公司看的是医院报告和报销单据,
按照指示在网上上传或者邮寄即可。
即便异地投保了,也最好注意下合同对地区和医院的限制



4、 公司大而不倒
保险公司大而不倒?
美国再强的投行雷曼兄弟都倒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事实上,中国的保险公司是可以倒闭的,只是因为国家有强大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三金制度等手段,让保险公司真正倒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且,保险公司一旦倒闭,我们的保单也会由保险保障基金和接手的下家保司赔付,
并不需要不会倒闭的公司才能保证我们的保单安全。



之前也发生过几次所谓的“破产”,不过最终保司都获得重生,
比如:新华人寿被接管后成功上市;
中华联合保险引入新股东重回巅峰;
安邦破产之前已经将和保险有关的子公司股权全部转到新公司,完成重组,只是安邦这个空壳没了;
还有去年因为严重危及公司的偿付能力而被接管的天安、华夏等四家保司最近又被延长接管。
只要有问题,就会延长接管时间。
保司大而不倒,这是不可能的。



1、 “一张保单保所有”
有一种产品,保重疾、保寿险、保医疗……啥都保,
大而全,往往是“大而坑”。
这种保险,往往就是一些糟糕的产品的合集
保障一般,价格昂贵,有些还用不上,
单独拿出来来卖,在优秀的产品面前就会逊色不少。
捆绑在一起,保费反而贵几倍。
像是商家将几种烂掉的水果强行组合成一个果篮,
“一张保单保所有”,但不保智商。



2、 有病治病,没病返钱
有病治病,无病返钱。这种最后能回本的保险,俗称“返还险”
比如,老王买了某返还型重疾险,连交保费20年。这笔保费不白交,如果一直没出险,到了70岁/80岁还能把钱返给你。

听上去是不是很不错,
但是我们拿两款产品比较一下:
一款纯保障的消费型重疾产品A,每年4490,
一款返还型重疾产品B,每年11150,



可以看出,返还型责任保障远不如普通保险,而保费却贵了好几倍。
如果拿这多出部分的钱去做理财:



每年多交6660元,如果以3.0%的复利算,40年后能拿到438598元,
以3.5%复利算,40年后拿到5019448元。
获得的收益也比保险返还给我们的要多得多。

有病治病,没病返钱,确实达到了心理安慰,但,
保障差,保费高,收益低,还占用预算。
买这种返还型保险,图啥呢?
记住,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

3、 “重疾险确诊即赔”
重疾险的实际功能,其实是提供治疗和康复这段周期的花销,以及提供未来的收入补偿
这笔钱,不管是用来寻求更好的治疗环境,还是康复护理,还是拿来还得病期间的房贷车贷都可以。

一些销售人员为了方便销售,卖的时候鼓吹产品条款多好多好,感觉只要出险了就能拿到赔偿金。
重疾险确实很好,但也有局限性,
而且重疾险从来都不是确诊即赔,而是要达到条款规定的情况。


如图,只有很少一些病种是确诊即赔,大多数都需要实施某种手术或者达到特定状态。而且即便这几种的“确诊”也未必那么容易。
“确诊即赔”,重疾险,并没有那么神……

4、 重疾险重疾数量多
市面上的重疾种类有80种,有100种,有120种,有差别吗?
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此前,中保协为了防止保险公司该赔的不赔,旧定义一刀给切了25种,



在原来25种的基础上,新规又加了3种,规定这28种重疾,必须赔,而这实际也占到了重疾险理赔的95%以上。
剩下的疾病几乎都是一些发生率极低的病,普通人可能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所以,一味地增加这种概率极低的重疾,没什么实际意义。

5、 保费倒挂
所谓保费倒挂,指的是交的钱比赔的钱还要多,
出现了保费倒挂,买这份保险的意义就会大大下降。
保费倒挂现象,在老人身上很常见,
花的钱比保的钱都多,又有什么买的必要呢?

6、 医疗险的保额
有的医疗险,保额号称高达200万、600万的,
这都只是虚数。
为什么?因为医疗险是报销制
别说能报几百万,我这里有个一年几百块,能报几个亿的,你要不要?
百万医疗险的保额的确有几百万,但它只能用来报销,具体报多少,还得看你花了多少,

而且百万医疗险在社保已经报销60%左右的基础上又设置了1-2万免赔额,
这就把绝大部分花费几万以内的病都挡在了门外。
仅仅只是治病,很少能用到如此高的保额。
百万医疗险能报销医疗费用虽然很实用,但也不要捧得太高。

7、 “高利率年金险”
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利率神话:



年金险的总体收益取决于“预定利率”
国内目前市面上最高的预定利率是4.025%(还有极少数的残存)。
自前年12月银保监会约谈各大保司精算师后,不在批准预定利率4%以上的年金产品,所以今后比较长一段时间内,非分红年金最高的预定利率会在3.5%左右。

所谓的复利4.5%,莫不是生活在平行宇宙?
而且虽然预定利率4%,但并不意味着真实收益是4%,



这是某款产品的收益波动情况。
它虽然说自己预定利率为4%,但其实在70-80岁之间,收益却在3.5%以下。
很多业务员会以高利率作为噱头来推荐年金险。
而他们口中所谓的高收益,其实都是“预估收益”,简单地说,这个月收益可能能达到这个数,下个月就不能保证了。
所以在购买年金险之前,建议要自己算一算实际收益。

另外,年金险的钱不能随时取出来用,而且都有漫长的“回本期”
年金险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赚取收益,而是实现资金的跨时间调配
用高利率作为噱头,是居心不良的。


8、 “可连续投保到100岁”
在实际销售中,一些代理人说法摸棱两可,明明没有“保证续保”条款,却硬说产品能连续续保到100岁。
比如这个条款:



明明就是一款普通的一年期的产品,保证续保的字样都没看到,何来连续保到100岁这一说?

要记住,“保证续保”和“连续续保”是两个不同概念
保证续保是不管你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不管你是否有过理赔,
都可以给你按照之前规定的价格和保障进行续保,

而连续投保是如果你符合投保条件,那就可以继续投保,
如果你身体出问题了,不符合健康告知就不能继续投保,
又或者保司可以给你保,但要调高价格,或者除外保障才能给你续保。
前者是确定的,后者只是给你画大饼。
保险公司喜欢在续保上打擦边球,让大家产生可以一直买的错觉。

若真能做到保证续保,在合同里一定会直接写出来。
合同上没有明确保证续保的就是没有。

9、 “全残”
伤残等级根据《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来评定,其中最高等级便是全残。
在保险中,全残定义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伤残包含了全残,全残只是伤残保障的其中8种严重情况。
全残和伤残,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一字只差,差别巨大。

有的保险,特别是意外险,可能只保身故和全残,不保伤残,
万一我只是断了一只胳膊呢?万一我只是瞎了一只眼睛呢?
对不起,不是全残,不赔!
意外受伤了,没达到全残标准,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赔。
保险公司喜欢玩文字游戏这不假,但作为消费者,合同条款中的这种重要文字,还是得反复斟酌,最起码得知道基本的意思,以免最后坑了自己。

10、 “产品免费升级”
这是业务员常用的一种套路,
口中所谓的“升级保单”,并不是指在原来保单基础上进行更新优化,
而是打着升级的名义,把之前的保单退掉,重新购买一份产品。
如果期间自身不符合健康告知,又不知情换了保险,
将来万一要是出险了,十有八九会被拒赔!

事实上,保险在合同订立开始所有的责任义务都已经明确写进合同。
已签订的合同都是按照原合同执行。
合同不会发生改变,保险公司更不会强制让你升级。
不要被部分业务员给忽悠了,他们也许只想赚你第二份保单佣金。
囚囚了,别再搞这套了。



1、 双十原则
所谓“双十原则”,就是要拿出家庭收入的10%,配置年收入10倍的保额,
但这纯属于销售人员催单的说辞,
现实中保险支出不到10%的家庭多了去,也不一定就只能配置10倍年收入的保额,
但保险保费支出最好别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是真的,
买保险的支出超过10%则可能缴费压力过大,反而影响了生活。
凡事量力而行。

2、 “健康告知可不做”
像医疗险、重疾险这些健康险的产品,健康告知非但不能不做,还是最重要的步骤。
保险公司通过它,来对你的身体状况、职业做风险评估,最后决定保不保你。
不仅决定了前期能不能买,还影响着后期能不能赔
不管健康告知瞎填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交了钱还被拒赔。

隐瞒既往症可是大忌,
不要小看保险公司的调查能力,在你签署保险合同的时候,
就已经授权保险公司对你的医保卡、就医记录、体检记录等等进行调查了,
只要保险公司觉得出险很异常,就会彻查到底。

所以,做健康告知时,要做到“有问必答”、“不问不答”、“未经诊断,默认没有”



1、 代理全额退保
只要过了犹豫期,就别想着能全额退保了。
网上所谓的代理全额退保,不过是用钓鱼执法等手段诱导业务员露出马脚,成为销售误导,
进而举报到银保监会,迫于银保监会的监管压力保司会全额退保,
最后再你不仅交了一波手续费,还得面临退保黑产的风险。



2、 “退保有影响”
从代理人,特别是熟人那里买保险,自己后面琢磨觉得不合适要退,
熟人就会出来劝阻,说是退保对他有影响,或者对退保的人有影响,建议不要退。

实际上,投保人任何时候都可以退保,
犹豫期退保接近0损失,
过了犹豫期退保会扣除一定费用,
但没人敢阻止一个人退保。


1、 “离婚不分,欠债不还”
很多保司听课现场都会有这样的标语:“离婚不分,欠债不还,诉讼不给,遗产税不交!”
但实际是:
离婚不分”——只要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该分的还是要分;
欠债不还”——只有那些因意外、疾病或残疾获得的理赔金才能避免法院的强制执行,也能避免离婚时的分割;
诉讼不给”——除了上面那只情况,该给还得给,不然老赖就会都把钱拿去买保险了;
遗产税不交”——国家都没有颁布过任何遗产税的法律,遗产税都没收,咋还避税了呢?

2、 找熟人代理
在众多保险购买渠道里,保险代理人绝对是我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一群人,他们也是传统印象里的保险业务员。
他们被保险公司雇佣,负责销售保险,并获得佣金。

即使是熟人代理,也解决不了销售产品单一这个最大的问题。
他们只能销售一家公司的产品,产品的选择十分受限,保险公司推什么,他们卖什么。
而且可能真到理赔那会儿,熟人也可能早已经辞职不干了,毕竟代理人这个职业的流动性极高。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保证代理人有足够的专业水平。
但目前线下代理人的整体专业性不容乐观,名声也越来越在走下坡路。

3、 “电销保险更划算”
电销保险可以说是拒赔的高发地,
保险公司靠话术和骗术进行销售误导,电销的产品更处处是坑。
电销某些业务员的专业水准,贫瘠到可怕,而销售口才,却能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电话中听起来很划算,但实际上一年下来交几百上千块钱,买到的保险还比不过保障更好,价格更便宜的互联网保险产品。
到时出什么问题,你总不可能顺着电话线去打他吧。


4、 大V推荐
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我们买保险时,不能接触大量的保险产品,没办法读懂保险合同条款,
也没有专业且客观中立的人来帮忙分析利弊,解读条款。
所以就会觉得网络保险大V们推荐的就是好的。

事实上,买保险是个很个性化的过程,
会牵扯到你的身体状况、财务状况、未来规划、工作环境等,
网络大V推荐的产品只是根据一般人的情况进行推荐,一般人的情况不一定就适合你,
具体到个人需要再仔细研究,仔细斟酌。
此段也适用于我。
以上的这些黑话解读完毕,
全部是大家常见的误导、坑和误区,

再次强调:
本篇以及过往所有文章,
从没有否定保险,也没有否定保险行业,
保险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文章所指皆是那些目光短视,坑害消费者利益,败坏行业名声和信誉的人员和行为。
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还是那句话:
保险是好东西,可以帮你切切实实的降低因不可避免的风险带来的财务上的伤害,
但保险的道道很深,买对,买好,买便宜才能让保险起到它本应有的作用。

谢邀!

由于我在北美三十多年了,职场一直在华尔街,就举几例我所知的英文职场黑话吧。

1、“I hear you.”(“我知道了。”)

Ostensible meaning: You’re making a legitimate point.

表面意思:你的看法有道理。

Actual meaning: Be quiet.

实际意思:别说了。

2、“Let’s discuss this offline.”(“我们会后再议。”)

Ostensible meaning: We shouldn’t waste other people’s valuable time.

表面意思:我们不要浪费其他人的宝贵时间。

Actual meaning: Let’s never speak of this again.

实际意思:我们再也别提这事了。

3、“We should all learn to walk in each other’s shoes.”(“我们都该学着换位思考”。)

Ostensible meaning: Shared understanding results in better outcomes.

表面意思:彼此理解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Actual meaning: I need you to know that my job is a living hell.

实际意思:你看不出我干这份工作是在活受罪吗?

下面还有经常能听到的,请感兴趣的网友来解释一下:

“I'm just curious…”

“It’s great to have started this conversation.”

“I wanted to keep you in the loop.”

“Do you have five minutes?”

“Let’s handle this asynchronously.”

“It’s on the product roadmap.”

“We’re moving to an agile framework.”

“It’s a legacy tech stack.”

“We are planning for the metaverse.”

“Bring your whole selves to work.”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陈思进财经漫画”系列第二部《漫画生活中的金融》新鲜出炉、我的财经图书“收官之作”《投资的方法》即将出版,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0
回帖

不接受空降,什么叫空降_你知道的职场黑话有哪些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