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达曼人讲什么话?

4小时前 (13:59:10)阅读2回复0
xietoutiao
xietoutiao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74866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49733
  • 回复0
楼主

西藏达曼人讲藏语,达曼人,藏语意为“骑兵”,据说他们是1791年清朝政府进藏讨伐入侵的廓尔喀军后,留下的数百名廓尔喀骑兵的后代,这些骑兵在战后滞留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地区,并与当地人共同居住繁衍。

唐宪宗李纯是中唐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十五年间(805-820,年号“元和”),任用李吉甫、杜黄裳、李绛、裴度等贤相,致力于革除弊制、养兵削藩,讨刘辟、除李琦、收魏博、平淮西、灭李师道,中学课本上的《李愬雪夜入蔡州》便发生在这一时期。

西藏达曼人讲什么话?

唐宪宗时期,唐蕃两国的关系经历了从战到和的反复过程,在唐宪宗即位后,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但边境依旧烽火不断,唐蕃两国在朝堂和沙场两个层面都有角逐和博弈,但决定性和转折性的大战几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两国战略重心的转移,以及吐蕃手里拿的筹码,恰好是唐朝想要的。

唐蕃两国的关系始终在战和间左右摇摆,多次发生和谈使臣刚刚到达,边境却以大打出手的情况,例如元和十三年十月,吐蕃使臣论矩立刚到长安,次月吐蕃边军便入寇河曲、夏州大肆掠夺,引得宪宗下旨斥责。

元和年间,两国和好是大势所趋,吐蕃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西域,而唐朝则更专注于搞定国内割据的藩镇,正式基于两国战略重心的转移,虽然边境依旧烽火不熄,但整个元和十五年间,决定性、转折性的大战几乎没有,这也是史学界一直不太关注宪宗时期两国关系的原因。

和谈之所以能一直磕磕绊绊进行的重要原因是,吐蕃手里拿的筹码,恰恰是唐朝想要的,为了缓和之前冰冻期结下的宿怨,吐蕃在和谈初期便抛下了一个巨大的诱饵,引唐朝上钩,但这个馅饼吃到嘴里不是那么容易的,交还三州的动议在吐蕃国内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尤其是吐蕃河拢边疆节度大使们坚决反对。

元和四年(809年),吐蕃使臣论与勃藏访唐时,便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只是催促唐朝尽快举行会盟大典,为此唐使徐复回访时,带去了一封由白居易代笔,署名为宪宗的书信,这封发给吐蕃二号人物钵阐布(僧相)的信中直言不讳的指出,如果想要会谈合盟,须重新划定疆界,现在两国谈了几年,只要吐蕃交还三州马上就可以开始下一步工作。

西藏达曼人讲什么话?

随后,还是由白居易代笔了一封宪宗写给尚绮心儿的书信,在这封信里直接驳斥了他“此三州非创侵袭,不可割属大唐来”的言论,说道三州本就不是吐蕃领土,如果不是‘侵袭’,又是从何而来?现在不过是物归原主,又怎能说是‘割属’?会盟之前的重定疆界,必须以归还三州之后的边界为准,否则两国边境如何界定?

由上述两封书信可见,吐蕃国内对交还三州意见颇大,即便贵为僧相也难以弹压此类声浪,即便白居易在信中晓之以理,又诱之以利,吐蕃依旧在元和五年(810年)表示,不能接受唐朝以归还三州作为会盟的先决条件,自此双方会盟的提议正式搁浅。

唐朝之所以一口咬定必须首先归还三州,除了先落袋为安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曾被吐蕃忽悠瘸过,德宗初期,李适(唐德宗)因做太子时与回纥有旧仇,一心想联合吐蕃共同对付回纥,结果被尚结赞以归还盐、夏二州为诱饵,约在平凉川举行会盟大典,当时,深谙边事的邠宁节度使韩游瑰曾上书直言,“吐蕃强而求盟,必然有诈”,中唐名将李晟也认为“戎狄无信,不如击之”,但李适拒不纳言,被吐蕃军队在平凉川劫盟使、杀唐臣,这不但成了李适一生的耻辱,也让后世唐朝君臣心有岌岌。

在这次谈和之前,白居易就曾撰文警告宪宗李纯,别高兴的太早,等到唐庭君臣发现,吐蕃已有三心二意之时,平凉劫盟的阴影,迅速让双方本就微薄的信任化为乌有。

既然和谈已经进入了死循环,口水解决不了问题,剩下的就是拳头了,但此时,陇右的战场形势发生了一点变化,唐军受困于机动能力不足,只能困守城中,面对来去如风的吐蕃骑兵无可奈何,但随着宪宗连续干倒了西川节度使刘辟、夏绥节度留后杨惠琳(元和元年806年)、魏博节度副使田怀谏(元和七年812年),尤其是平淮西节度吴元济(元和十二年817年)、讨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元和十三年818年)之后,各地节度慑于中央的权威,纷纷将子侄送入长安为质,东部军情的舒缓,让唐庭逐渐有能力向西调动军队,朔方、陇右的防御压力开始缓解,并开始进行有计划的主动出击。

西藏达曼人讲什么话?

818年的战果,已预示着吐蕃军队经过连年的战事其战斗力,已经跌落至与唐军持平的状况了,但吐蕃节度大使并没有察觉,几十年来,轻松碾压唐军的印象,依旧牢固的保存在吐蕃将领的头脑中,这次居然被唐军驱逐,令吐蕃边将极为恼火。

随后,以吐蕃僧相(钵阐布)娘•定埃增为首的主和派占据了上风,两国的会盟和谈走上了快车道,不过,这和宪宗已经没大多关系了,818年(元和十三年)后,李纯突然迷上了嗑药,准备长生不老多干几年,结果,嗑完了药反而身体每况愈下,导致他的性情变得暴躁易怒,经常斥责或诛杀左右宦官,韩愈这倒霉孩子上书劝诫差点被杀,贬抵潮州的路上,韩愈有感而发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也算李纯为唐诗做了点贡献。

大昭寺门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也叫“长庆会盟碑”,就是因为两国会盟的时间是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而宪宗李纯已于去岁(元和十五年,820年)暴毙宫中,结束了他十五年,前明后暗的皇帝生涯。

纵观宪宗一朝,唐蕃和平是主旋律,但向和平迈进的路上坎坷不断,这其实正是历史的规律,“和平这种奢侈品,通常都以拳脚相加的方式降临。”也只有拳脚相加后,气喘吁吁、鼻青脸肿之余,才能认识到它的珍贵!

0
回帖

西藏达曼人讲什么话?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