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被网友称为“尺度大”的网剧《骨语》
在一起案件里,为了证明疑靠精神病脱罪的犯罪者是在精神状态正常的情况下作案,夏莹需要将受害者尸体白骨化。如果受害者家属同意了白骨化流程,这意味着他们不仅白发人送黑发人,还得不到全尸。
“死无全尸”是中国人最忌讳,也最难承受的痛楚。于是受害者家属大闹警局,认为警方在故意为难,他们没有办法看着自己的孩子不完整地离开。
就在夏莹以为这件案子无法进展时,一位受害者父亲折回了警局。他用颤抖地声音小心翼翼地询问着夏莹:“如果,我们不签这份同意书,是不是你们就抓不到凶手?”
在得知这是抓住罪犯唯一的机会后,白发苍苍的老人从自己的衣兜里缓慢地拿出用心保护的全家福,对着照片和夏莹说着死者的点点滴滴,在屏幕前的我也忍不住鼻酸。
一边是已经死去的孩子,一边是仍在逃避法律制裁的凶手。当老人在白骨化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他选择了守护更多的人。一边是对孩子最后的小爱,一边是为了正义而产生的大爱,溢出屏幕的纠结中,老人还是选择了后者。
这样的故事,在《骨语》里很多,这也是入坑看《骨语》的原因。
接触骨语纯属机缘巧合。
刑侦剧有时想看又不敢看,就像我特别喜欢的公众号“魔宙”,更别提因为血腥镜头被标榜“大尺度”的骨语。
偶然间看到骨语的一段话“如果现在的教育,都是为了教孩子们如何找工作,如何赚钱,那就失去了办学教育的目的。真正的,办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些好奇,随后入了坑,看起了骨语。
和传统国内刑侦剧不同,骨语的节奏很快,平均一集半就能讲述完一个案子。这样的节奏里,案件的细节肯定是经不起推敲的,这也是网络上人们所诟病之处——“这样都能破案,太扯了吧?”
我更爱看的,反而是每个案件发生,处理和结尾时所透露出来的人性人情。
这样普通而令人深思的情节,在骨语中还有很多。
因为自己的畸形审美导致女儿减肥过度衰弱而死的母亲;
因为事业波折而将所有过错推给别人而杀人的模特;
因为生母的抛弃最终制造了灭门惨案的女孩;
因为被性侵的女友出面为警方指认犯人,而杀了女友的男人......
太多太多的案件在隐射如今的社会,给人一种刷新三观的感觉——“因为这么点小事就能杀人?”
但是每起案件的最后,编剧又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几个情节,揭示人性。
所以对于我来说,骨语不仅是一部刑侦片,它是一部能带来的反思,远远大于网络上它被诟病的那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