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的曳落河骑兵和安西陌刀军打过吗
曳落河一词,本是突厥语“壮士”的意思。关于安禄山创建的所谓八千曳落河亲军,其族源有同罗、契丹、六州杂胡等多种解释,我个人以为,这支军队中将士的所在民族,不会是单一的,而是各蕃族将士都有。且从史料中关于曳落河军队出现的时间、地点来看,作为安禄山范阳节度使麾下的一支劲旅,其配置于好几处,数目也应不止八千之数。
而陌刀军,就是指使用长刀的军队。在唐玄宗时期的唐朝军队中,使用陌刀的将领不少,但专门训练出的大规模用于实战的军队,则只有高仙芝、李嗣业的安西四镇军队。在高仙芝率部进击吐蕃、远征勃律、会战坦罗斯等战役中,都能看到陌刀军的身影。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西四镇的主帅封常清、高仙芝先后被紧急抽调迎敌,从史料中二将仓促募兵迎战的情况来看,因时间紧迫,封常清、高仙芝从安西四镇带去的嫡系部队不多,陌刀军很可能当时没有被征调,或者被征调的数量不大。
而随着以安禄山心腹部将崔乾祐、孙孝哲、安守忠等,以包括曳落河精兵在内的主力,突破潼关、攻占长安后,在北走灵武得以继位的唐肃宗的召集下,新任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率领了包括陌刀军在内的安西四镇主力,抵达了平叛前线,使得陌刀军得以与曳落河军有一决胜负的机会。
继公元756年房琯、公元757年5月郭子仪两次进攻长安失败之后,当年9月25日,在回纥援军到达后,唐军各路人马再次向长安进发,27日诸军列阵于香积寺以北,以李嗣业安西军为前部。长安叛军也主动主力10万人迎战,以悍将李归仁部出阵挑战,唐军主帅郭子仪令李嗣业、王难得部迎击,李归仁诈败而退,左右叛军在安守忠、田乾真向唐军两翼包抄,一时唐军形势危急、阵势动摇。这时李嗣业对郭子仪喊到:“今日之事,若不以身啖寇,决战于阵,万死而冀其一生。不然,则我军无孑遗矣。”说罢,李嗣业“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连杀十数人,阵容方固。”在李嗣业鼓舞下,陌刀军“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所向披靡”。。。。自午时到酉时,叛军终于大败而溃,唐军各部俘杀六万多人。
香积寺之战的胜利,李嗣业及其陌刀军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勇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堪称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