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写的是真人真事吗

1个月前 (03-03 15:39)阅读2回复0
xietoutiao
xietoutiao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5791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15837
  • 回复0
楼主

《平凡的世界》中写的是真人真事吗

艺术中的“人和事”,是打开美感的“媒介”,是一种符合“情理逻辑”的艺术内蕴的“真实”,如果只追求“真人真事”会使小说沦为纪实报告文学、劝善文的档次上!

我想,你我可能都不愿为了所谓的“真人真事”,而牺牲掉小说的艺术水准吧!

小说就是要营造虚拟的“想象空间”,如用生命体验酿制的一杯“美酒”,给人以美感和自由。

《平凡的世界》中写的是真人真事吗


一、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以较为保守的、现实主义略带浪漫主义手法创作的小说,与同期的先锋小说家余华、苏童等相比,他少了些许现代性,但更彰显了他有扎实的写实功底。

路遥是黄土高原土生土长的作家,写的都是经历过的家乡的人和事,所以给我们以写“自己家里的事”的观感,觉得都是周围熟悉的人和环境,小说始终充满温情,很接地气,不乏乡土味。这是通过创作从生活中给我们提炼、营造出的艺术“真实”。

《平凡的世界》中写的是真人真事吗


故事发生在陕北,我们熟悉的七十年代中后期,思想领域有松动,但政治气候类似“早春”时节。

孙少安、孙少平是乡村优秀的好后生,代表“新生一代”,少安的“梦”是带领乡亲父老脱贫致富,少平是作为一个文艺青年试图走出农村,成为吃商品粮的城市工人。他们为实现梦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催人奋进。读起来有极强的“带入感”,“沉浸式”快感。

因为这都是我们的集体记忆,我们曾经的真实生活。小说在这里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刚过去的这一段历史,“艺术真实”与社会生活真实交相辉映。

《平凡的世界》中写的是真人真事吗


二、由于艺术创作遵守现实“反映论”的教条法则,导致小说情节,明显存在符号图解式的先天“局限性”,写“高大全”的历史阴影,这源于俄国激进文学对他的烙印太深。忽视了对一个伟大传统的继承和对民族审美心理的挖掘。

新中国百年文学史留名的首先应该是《白鹿原》,而《平凡的世界》已红极一时。

除了历史的厚重以外,陈忠实先生的写作手法有突破,大胆借鉴欧美小说手法,融于深厚的传统底蕴之中。以家族史、心灵史、地域文化为坐标,跨时空架构,敢于挑战既定观念,所以大胆超前。比如对白鹿神话原型的营造,可能被一些教条狭隘者指责迷信,不懂文化、神话思维这些后现代的理念。这方面莫言即便被人指责“屎尿横飞”,也显得十分狂放不羁,有活力。这才是更高层次的“人性真实”,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

而路遥对于意识形态的倚重,将活生生的“人”置于政治图式当中,几位女性“典型”到近乎失“真”,影响了对“人性”深度的开掘,人物不能丰满起来,概念式“扁平化”。明显有欠缺,跟《白鹿原》一比就更加一目了然。

路遥为了写好第三卷,也曾长期入驻煤矿与工人同吃同住,底层经验很丰富。但文学的艺术真实,是一个比现实更复杂的标准,必须根植“生命体验”,忠实于作家内心,不等同于记者“第一时间、现场”的真实。

所以,尽管我读《平凡的世界》曾不止一次读得泪流满面,但我仍然要指出小说的“大缺憾”。

我认为是指导观念的问题,“文学反映现实”的过低的标准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与该有的“文化底蕴”,是属于欧美十八世纪的艺术理论,以此为准属于时代的“局限性”,不能走出思想的“中世纪”,文艺不可能复兴。

三、真正伟大的艺术品都是“意义自足”的世界,而不是图解什么、反映什么。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化科技、信息交流、物联互通、知识迭代,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用过去老套的艺术批判来指导创作,恰如同以萤火虫照亮浩瀚无垠的宇宙。

让艺术在中国大地“野蛮生长吧”,她最需要自由的气息!

借这一话题,谈了自己对小说艺术创作的真实看法,用一句老话解释,“爱之深责之切吧!”

乐活一家之言,一起学习,共勉!
关注乐活,分享前卫新颖的艺术理论!

0
回帖

《平凡的世界》中写的是真人真事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