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可卿要与公公贾珍偷情
谢邀!为什么秦可卿要与贾珍偷情?
无论放在哪个时代什么家庭,秦可卿与公公贾珍之间的事都为世所不容。分析贾珍平日言行还可说他是天生好色,寡廉鲜耻。那么心性高强,温柔和顺的秦可卿又是怎么想的呢?水性杨花还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下面就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一下秦可卿与贾珍偷情的真正原因。
01、造成秦可卿与贾珍偷情的外因:这方面的因素比较复杂,总体可以归纳为贾珍的权势和专横,贾蓉的无能,娘家的弱势和宁国府淫乱的风气使然。
由于秦可卿死后那场明显脱离身份的风光大葬,后世对于这位警幻仙子之妹的身世诸多猜测:皇室遗孤、废太子之女、隐姓埋名的公主等等,莫衷一是。相应的,对于秦可卿与贾珍的不伦之事也笼上了一层阴谋的外衣。对此,仅以一言驳斥:贾珍不疯不傻,有几个胆子敢染指皇室?
抛开阴谋论,对于秦可卿嫁入宁国府又与公公有染,其实很容易想明白:贾珍母亲去世早,父亲又早早跑去修仙炼丹,他便成了家里说一不二的主。这家伙没怎么享受过父爱,对自己的儿子也就不太上心,加上平时为人胡天胡地不靠谱,因此毫不考虑儿子未来的前程,单凭秦业家的小姐美若天仙,就娶回来给儿子做媳妇也属正常。毕竟,贾珍之任性胡为,从他不管不顾给秦可卿治丧就可见一斑。
儿媳妇娶回来,兼具美貌、智慧与温柔的女子天天在眼前晃,日子久了便意欲染指。要说秦可卿毫无廉耻一上来就麻溜的从了恐怕谁都不信,在这场道德与欲望,强权与伦理之间的角逐中秦可卿必是挣扎过的。奈何双方实力对比实在悬殊:看贾珍一方:宁国府之主,且正妻早死,续了一房出身平民小户的尤氏,越发无人辖制;再看秦可卿一方:丈夫贾蓉在贾珍面前就是个跟班,唯唯诺诺,动辄得咎,自然无法为秦可卿撑腰;娘家更不给力,秦业是个穷困潦倒的营缮郎,连儿子的学费都拿不出,秦可卿又是抱养的,还指望着攀附贾家的势力拉扯儿子念书进学,完全指望不上。于是,完全是一面倒的对抗还没开始便已结束了。
02、内因:聪明好强又温柔平顺,看似对立的两种特质统一在秦可卿一人身上,恰是她追求完美的证明。也注定了她嫁入宁国府后无法拒绝贾珍的诱惑。
对于秦可卿其人,看病仿佛算命的张友士说得很明白: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
这份“心性高强”和行事温柔和平,使秦可卿成为贾母眼中孙媳妇辈第一得意之人,也是她与贾珍偷情的主因。
心性高强难自甘。秦可卿美貌与智慧兼具,天生要强的她不可能像婆婆尤氏那样甘心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少奶奶。而贾府“上上下下俱是一颗富贵心、一双势利眼”,要想在这样的环境里立足,攒人品根本没用,只能为自己找一个靠山。贾蓉整日鬼头鬼脑,动不动就被他爹让下人“啐一脸”,自己在家人面前都无尊严,自然也不可能帮秦可卿树立地位。只有贾珍,作为名义和实际上的一家之主,他的抬举是秦可卿在宁国府立足的全然保障。于是投奔贾珍便成为秦可卿的无奈却又心动之举。
聪明太过思两全。面对不如意事,憨直之人往往是凭一时心情,像晴雯,与宝玉一言不合立即翻脸;鲁智深,与史进一面之缘便认定是朋友,摆酒言欢。虽然鲁莽不顾后果,但生死好歹立见分晓,倒也痛快。聪明人则不然,必要四面八方想的周全,譬如金庸笔下黄蓉朱子柳杨过之辈,都是一步百计,未雨绸缪。这是好事但也有弊端,有时候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舍本逐末反而失了本心。所以周伯通小龙女郭靖可以左右互搏,黄蓉杨过打死也学不会;所以人尽皆知的伦理道德法则到了秦可卿这里反而被放在了一边。
观秦可卿在贾家风评:
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
看似处处周到,岂不闻人心不足焉能事事如意?过于强求完美势必造成她人生最大的污点和缺憾。
03,启示:秦可卿的遭遇是对封建男权社会丑陋黑暗本质的最大揭露和批判,吃人的礼教背后是肮脏的罪恶,任何个体身陷其中注定只能沦为牺牲品。
每每想到秦可卿的遭遇都不免陷入沉思,真心为这个在凤姐梦中言辞凛然,为贾府绸缪日后退身之路的女子惋惜,也曾经站在她的立场上想过破解之法,试想初嫁入宁国府的秦可卿面对贾珍的霸占应当如何自处?
是不畏强权反抗到底?大概免不了一死;彻底放弃醉生梦死?事情败露还是免不了一死;虚于委蛇以图日后?那不正是书中的秦可卿吗?仍是死了。左思右想,贾珍统治的宁波府注定是秦可卿的坟墓,无救无解。
不止秦可卿无解,尤三姐尤二姐也无解,再深想想,以宝钗之能力见识,只能看着薛家在薛蟠手中一步步败落;以探春之胸襟手段,也只是在怒极了的时候嘶吼贾府日后的败亡而毫无办法;这些闺阁女子空有一腔聪明才智抱负,哪怕出身高贵站在金字塔尖上,在那样的社会里都只能坐受命运摆布,通通无解。 可不正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吗?这一刻,曹公的悲悯,多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