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二战前叫南斯拉夫吗?
二战前就是2国家。南斯拉夫四分之三的地区处于复杂的山地地形,但是山谷地区土地也足够肥沃。它可以产生足够高等的农业社会,但农业资源数量有限,人口增长会为了争夺农地、林地和牧场进行激烈的斗争。由于地形复杂,这种地区没法产生中央集权国家,所以在组织上决定了他们的落后性,这种组织上的落后,又决定了他们无法有效组织自己的力量从事外部扩张来解决生存空间不足的问题。于是人口压力造成的农业资源不足的问题,只能内部解决,产生了持续的小规模战争。
这种情况和阿富汗相互类似,这种地区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是一个独立组织,他们和临近的村庄都处于一种战争一触即发的状态。到过阿富汗的西方人形容这个地方的可怕,“人与人斗,兽与兽斗,鸟与鸟斗。”如果按照马基亚维利对于两种类型国家的分类,那么南斯拉夫和阿富汗都处于第二种类型中的极品。
长期的混战状态,又让当地居民养成“组团”外出抢劫的习惯,在这种抢劫行动中,培养他们小部队机动作战的能力,这让组织游击队变得非常便利,因为每个人男人都从小就从父辈哪里受到良好的“熏陶”。再加上熟悉地形,并且受到整个村庄的庇护,这让剿匪工作变得非常困难。
外来的征服者对这样的情况更加棘手。按照他们过去经验的一种常规的处理方法,他们往往希望能够在当地人中寻找同盟者,一方面可以节约自己的兵力,另一方可以获得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但是当地的同盟者却不断欺骗他们,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用征服者的军事力量消灭和自己结仇的当地村落,这种情况无论是在过去苏联人和美国人在阿富汗都是如此,当地的领航员会故意把武装直升机引导到错误的地点去空袭,以便消灭自己的仇敌。
这样征服者就又介入到当地人的复杂的斗争中去,越陷越深,最后他们都搞不清楚到底在和谁在作战了。同样德国在南斯拉夫的也是陷入这种情况,他们既搞不清楚谁是自己的盟友,也搞不清楚谁是自己的敌人。最后他们采取的策略也出乎意料的相同,困守在主要城市和交通线上,而把庞大的乡村地区全部丢个游击队。他们能够很长时间不被赶出去也是因为这些游击队之间也在忙着互相仇杀。
历史上南斯拉夫和阿富汗都是长期处于动荡状态,即便偶尔产生所谓“王朝”,这个当地的王朝对自己的国家控制力非常弱,正控制的区域非常的小,在阿富汗基本上控制着喀布尔谷底周围,而在南斯拉夫基本上就是靠近贝尔格莱德的多瑙河谷底。其余的土地基本上处于不受控的状态,通过对当地形式和派系的了解,利用联姻、赏赐、挑拨和有限的军事行动来维持一种松散的名义上的地位。
当外来征服者到来时,当地王朝可以利用来抵御外敌的资源非常有限,基本上就是自己控制的那一小块地方,并且征服者还可以很容易找到当地人一起打击他们的小王朝。无论1839年的英国人,还是1941年的德国人,或者1979年和2009年的苏联人和美国人,对当地的征服速度,连他们自己都认为是创造了奇迹,但奇迹过后,他们才知道自己陷入了泥潭。对于熟悉当地情况的小王朝,姑且都对这个国家控制的非常勉强,一旦入侵者踢碎这一带仅有的秩序,那么接下来就完全陷入无法无天的状态。
阿富汗作为帝国坟场,有两个因素决定了它比南斯拉夫更有名。首先,阿富汗相对于南斯拉夫来说,这里不仅仅是复杂山地,而且山地加喀斯特地貌,阿富汗不仅地表地形复杂,而且地下也地形复杂,有大量的互相连接的溶洞,外来者很难了解这些地下通道,而游击队却可以利用这些通道神出鬼没。
其次来说,阿富汗的民风更强悍,因为这里曾经是中亚游牧部落南下的通道,历史上他们要和中亚来的游牧民族做激烈的斗争,有时候也会作为附庸参加游牧部落对波斯和印度的抢劫。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平原的关系也和中亚草原和阿富汗的关系相互类似,但是匈牙利平原实在太肥沃了,任何游牧民族到了这里很快就会颓废下来,所以无论匈奴人、阿尔瓦人还是马扎尔人都没有保持住中亚人对南下掠强的那种强烈而持之以恒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