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恒盛夏是哪本小说里的_小说《水浒》有描写吃猪肉的文字吗
卫恒盛夏是哪本小说里的
《我想这样爱着你》
作者:沙伟
曲灵给马国伟打了个电话,从盛夏办公室挑了一堆栗子仁、猪肉干,坐在她那张大办公桌后,愉快的敲了一下午键盘。
卫桓不知道在忙什么,这一整天,盛夏看了一天科幻片,曲灵敲了一天键盘,下班时,曲灵又是紧跟盛夏一步不落。
小说《水浒》有描写吃猪肉的文字吗
首先,《水浒传》中不但吃猪肉,而且有专业的屠户。
其中第一个就是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镇关西郑屠,鲁达是来寻衅,但是其借口“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在郑屠这里被理解为“府里要裹馄饨”,可见这是日常的吃法,郑屠虽然被鲁达看不起,但是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是“此间有个财主”,虽然后来据说是“虚钱实契”,但当初立“三千贯文书”的时候也没有人觉得郑屠拿不出这个钱,可见他所谓“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是能发家致富的,间接也说明在鲁达和郑屠当时生活的渭州(今甘肃省平凉市),吃猪肉的消费者不会少。
第二个是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中的杨雄的丈人潘公和石秀开了个屠宰作坊,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掌管帐目兼外出收购生猪的伙计身份的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穿着”,可见在杨雄和石秀当时生活的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至于北宋末年蓟州在辽境,施耐庵没有仔细考察),吃猪肉的消费者同样也不会少。
但是,《水浒传》中描写吃猪肉的场景相对其他肉食确实比较少,这有几方面的原因。
猪肉羊肉都曾经是古代中国人舌尖上的主要肉食,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
(上海博物馆藏山西晋侯墓地遗址出土的西周豕尊)(太牢祭祀图,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即猪—三牲全备被称为“太牢”)( 汉代陶猪圈,是陪葬品)
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记载:“今闾巷县佰,阡伯屠沽,无故烹杀,相聚野外。”可见西汉时期城市和农村都有屠户,民间消费猪肉是一件相对平常的事情。
有人认为到了魏晋南北朝,猪和羊的养殖数量此消彼长,食用羊肉在宋元时代达到了顶峰。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与成书于唐代的《四时纂要》两部农书中,对养羊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养猪。
(北朝北魏时期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有人从唐代著名的欢庆登第或升官的烧尾宴菜单里面发现,有牛、羊、鹿、熊、兔、鸡、鸭、鹅、鱼、虾、蟹,甚至还有鹤(略有煮鹤焚琴),单单没有猪肉。也有人认为北宋时候,猪肉不被官员士绅富商所普遍接受,仅仅是平民百姓的佐餐肉食,而且不少民众没有很好掌握烹饪猪肉的经验和技术,所以苏轼才有“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猪肉诗》)的说法——时间倒正是北宋。
但也有文献资料显示唐代猪肉消费也并不少,而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南去即南薰门……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十数人驱逐,无有乱行者。”可见当时汴京每天猪肉消费量之大。
当然,这和不同身份群体的人消费不同的肉食,羊肉贵猪肉贱或许也不矛盾。
《水浒传》中的地稽星操刀鬼曹正的设定就是东京开封府人氏,世代屠户出身,擅长屠宰牲口,操刀鬼的诨号就是因此而来,但没有证据显示他是杀猪的。
更有人认为,猪肉成为主要肉食品种的时间应该是在明代,因为此时适用于养羊的草场较少,无法满足普遍的肉食需要,猪的养殖数量反超了羊,明代以后猪肉就成为人们主要的肉食品种。
也有人认为在南宋时期,南方猪肉的消费量就有一个很大的增长,但也许元朝又有反复,这且不详论。
综合这些因素,《水浒传》创作的时间正在元末明初,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所以书中认为比较高档的肉食还是价昂的羊肉和犯禁的牛肉,猪肉或许还是比较草根的肉食。
《水浒传》中只有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才有“众泼皮商量凑些钱物,买了十瓶酒,牵了一个猪来请智深”和鲁智深为了还席“叫道人 去城中买了几般果子,沽了两三担酒,杀翻一口猪,一腔羊”,泼皮社会地位低下、钱财不多,所以只买了一个猪,鲁智深还请的时候手面大一些,就多杀了一腔羊。
中国历来的各种英雄好汉们,推崇的是“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显得豪爽、气派。可是,这肉,也不一定必须要是什么动物的肉,猪肉、牛肉、狗肉、羊肉、马肉、驴肉、鱼肉……应该都是可以吃的。
然而,这些年里,人们在先后看过多个版本的有关《水浒传》或梁山好汉的电视剧、电影,或者爱好读书或文学的还认真阅读了施耐庵的《水浒传》小说原著以后,细心的观众和读者就会发现,水泊梁山的绿林好汉们竟然只吃牛肉,而且要是上好黄牛肉,是割得方方正正的酱牛肉干。李逵去店里吃牛肉,酒保回说没有,他还生气了。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批林批孔批宋江,人们也就有了读《水浒传》的机会。《水浒传》对大家的吸引力极大,尤其是书中大嚼牛肉、大块朵颐的场景,与我们的“土豆加牛肉”的共产主义理想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些好汉们竟然都是回人,都信伊斯兰教,都只吃食清真吗?可清真们也只是说不吃猪肉而已,其他什么肉都是可以吃的,并不限于牛肉。印度教人则只是不吃牛肉,其他什么肉都是可以吃的,当然也包括猪肉。
有人甚至做过统计,在整部《水浒传》中,涉及屠宰、吃肉的场景多达134处,而明确指出吃的是牛肉的就达到了48处!(偶尔才吃点鱼肉。)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猪肉只有两处提到:一次是鲁智深要郑屠户切肉,切的是猪肉,但那猪肉并没有被吃掉,而是用来打郑屠户的,所以故意一再刁难对方;另一次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之后,想到“每日吃他们酒食多矣,洒家今日也安排些还席”,就“杀翻一口猪,一腔羊”,但也不是说要吃猪肉,而是对付众泼皮。
原来,明朝是朱元璋打下的天下、建立的王朝,洪武皇帝是贫苦百姓出身,知道耕牛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所以在明朝的法律里,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其实,自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强调保护耕牛,宋朝的法律就明确严禁杀牛。)《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于元末明初,对明朝统治者颇有不满,他在小说里这么写,就是想要烘托和渲染出梁山好汉们天不怕、地不怕的造反精神和气概。再说,吃牛肉比吃猪肉,看起来似乎也显得更豪爽、气派。且吃牛肉还让人觉得健壮如牛、风风火火;而吃猪肉则让人觉得蠢笨如猪、肥胖臃肿。
《水浒传》是中国唯一一部正面描写造反的“盗匪”、“贼寇”的小说,所以作者描写了这些公然藐视当世法律的屠杀牛、吃牛肉的情节。在今天看来,这完全是对抗政府的意识和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