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铜镜都有哪些样式?哪个时代的铜镜最精美
古代的铜镜都有哪些样式?哪个时代的铜镜最精美
古代铜镜样式大全及分析
照容梳妆用具的古代铜镜与今天的玻璃镜使用方法大致相同。春秋战国之前,铜镜还是仅供王公贵族使用的奢侈品,普通百姓常以水中的倒影察照自己,好似以器皿盛水而人监于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鉴”是盛水或冰的金属容器,盛水后可以映照,因此也成为铜镜最常见的别称,《新唐书魏征传》 就有“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战国以后铜镜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或随身携带,或以镜架、镜台相辅陈设室内。镜背多有钮,用以穿绳系带,方便抓握,唐代开始出现带柄手镜,宋代以后在社会上广泛流行。
菱花铜镜(菱花型鸟兽纹铜镜)(唐代)
带柄铜镜(9.8×18.6) (明代)
插屏铜镜(11.5×16.5) (明代)朗耀千秋鉴历史
中国铜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时代,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年代与传说的圣人铸镜时代大致相当。后经商周的酝酿,达到先秦——铜镜铸造第一个高峰时期。
西汉武帝时期国势强盛,社会安定,铜镜制作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汉代文化特色的铜镜装饰。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铸造随着社会动荡而减退。 唐代是我国农耕社会的鼎盛时期,铜镜铸造达到了顶峰。五代以降,北方战事频繁,民生困顿,铸镜中心都集中在经济相对富庶的南方地区。虽也有精品,多数都难脱离重实用、轻花纹的商业格调,最终被玻璃镜完全取代。
承安四兽铜镜(8.6) (金代)
航海铜镜(17.7) (宋代)
鸟兽葡萄纹铜镜(15.2) (唐代)
鸟兽山水纹铜镜(17.2) (唐代)
蟠螭菱纹铜镜 (12.4) (战国)
四乳四虺纹铜镜(17.8) (汉代)
连弧纹铜镜(9.4) (汉代)
八乳规矩铜镜(18.5) (汉代)
四乳草叶纹铜镜(18.3) (汉代) 妙极神工美造型
圆形一直是我国古代铜镜造型的主流。唐代铜镜追求镜型的新颖美观,菱花形、葵花形、六角形、八角形、亚字形都是首创,花型镜更成为后代效仿并改进的蓝本。宋代带柄镜,钟形、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鼎形镜也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代铜镜的造型艺术。
镜钮和钮座装饰的细密变化成为历代铸镜追求精致的重要表现。我国除东北地区出土多钮镜外,其他地区多为单钮镜。早期镜钮小,大多不太讲究钮座装饰,汉代以后,镜钮造型日渐丰富,并达到了镜钮、钮座与铜镜整体装饰之间的完美结合。宋代以后随着人们对铜镜审美观念的改变,镜钮、钮座的装饰功能也淡化了。
葵花形双鸾纹铜镜(27.3) 唐代
连弧纹铜镜(22.3) 汉代
八卦纹铜镜(10.8) 唐代
菱花形铜镜(10.5) 唐代
吴牛喘月纹铜镜 (13.4) 宋代
方形海兽葡萄纹铜镜(10.4×10.2) 唐代
四花纹铜镜(19.7) 唐代
亚字形花草纹铜镜 (15.5) 宋代
菱花形人物故事纹铜镜(14.6) 宋代
星云纹铜镜 (17) 汉代
亚字形万字纹铜镜(14.5) 唐代 巧刻精雕修纹饰
铜镜的恒久艺术性则在于主题纹饰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虽有构图局限,却能融入历代工匠无限的遐想与社会文化风尚。
中国古代铜镜纹饰普遍采用线条式、浮雕式表现手法,规则布局。内容也大致经历了由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故事纹饰的发展之路,从抽象到形象,从拘谨呆板,到生动活泼。唐代铜镜达到了装饰艺术的顶峰,并形成了自由、写实无构图规则限制的新格局;宋代铜镜中一些流露精致纤细文人气质的缠枝花卉等图案,金元之际难以为继,而线条粗犷、生命力旺盛的民间艺术,则被后世广泛传承。从铜镜纹饰的演变不难领略中华民族工艺的审美历程。
瑞兽祥鱼纹铜镜
七乳瑞兽纹铜镜(18.7) 汉代
双狮纹铜镜(18.6) 唐代
瑞兽纹铜镜(13.9) 唐代
龙虎纹铜镜 (11) 汉代
鹦鹉狻猊纹铜镜(17.8) 唐代 狻猊:音酸泥,传说中的瑞兽二、星云纹 流行于西汉中期,因形状似天文星象,故有星云之名,也有学者称作“百乳铜镜”。对于纹饰是取法天象,还是由蟠螭纹演变而成存在争议。长安地区是汉代星云纹铜镜主要流行区域。
星云纹铜镜(15.6) 汉代
星云纹铜镜(15.6) 汉代
星云纹铜镜(15.7) 汉 三、规矩纹 全国发现较多,多流行于新莽到东汉中期,亦被称作“博局铜镜”,“日晷铜镜”等,体现了研究者对这种纹饰的不同认识。TLV(规矩纹符号)与表示方位的四神、十二地支或体现升仙思想的铭文配合,可能与汉代盛行的谶纬学说、神仙思想、阴阳五行说有关。
鸟兽规矩纹铜镜(21.1)
尚方鸟兽规矩纹铜镜(19.5)
规矩涡铜镜(14)
尚方鸟兽规矩纹铜镜(17.4) 海兽葡萄纹铜镜
流行于唐高宗到武则天时期,认为是唐代流行的葡萄纹样和六朝以来盛行的瑞兽纹饰结合而成,也有人认为是随着中西交流的频繁,受西方纹饰影响而产生的。
海兽葡萄纹铜镜(21.4)
海兽葡萄纹铜镜(12)
海兽葡萄纹铜镜(18.7)
海兽葡萄纹铜镜(19.3)
海兽葡萄纹铜镜(12.5)五、十二生肖纹 流行于北朝到唐初,配有忍冬、四神、八卦等不同辅助装饰形式,可能有着深刻的祈求吉祥的含义。
四神十二生肖纹铜镜(24.7)
“正光四年”十二生肖纹铜镜(8.1)
四神十二生肖纹铜镜(13.5) 辞旨温雅铸镜铭
铜镜上铸铭文始自战国末期,此后就成为镜背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武帝前后出现了完全以铭文为主题的的铜镜装饰风格。
铜镜铭文大致经历四次重大变革阶段:战国至西汉中叶,西汉末至东汉,隋唐,两宋。镜铭书体从原来的篆体或隶中带篆,演变到成熟隶书,三国、两晋沿袭,隋和唐初普遍改为楷书,南宋开始多采用宋版书体。
历代铜镜铭文内容体现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情怀。汉代多见纪年、纪氏、宣传铜镜质量、祈求升官发财、反映升仙思想的内容。唐初镜铭常以富有韵味的五言诗、回文诗的形式咏镜颂人。宋代以后流行的商标字号铭则是铸镜行业品牌意识的流露。
“千秋”双鸾纹铜镜(22.4) 唐代 “千秋”是 “千秋节”铸镜的标志,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千秋节”这一天全国都铸造镜子,相互馈赠,祝福长寿
“祥云覆盖”钟形铜镜(14.5×11.3) 元代
四乳草叶纹铜镜(13.3) 汉代 “见日之光 长勿相忘”
龟钮篆文铜镜 (19.4) 元代
“家常富贵”铜镜 (17.9) 汉代 质明采丽见工艺
铜镜铸造首先需制范,以泥范最多,也有少量的石范。工序依次分为选料——配料——熔炼——铸造——热处理——刮削——研磨——开镜。为改善加工性能,延长使用时间,战国时期开始采用了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技术,宋以后使用较少。历代铜镜因铸造技术的高低和合金成份的不同,其质地、铜色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制范时雕刻的镜背纹饰和铭文,需要操作者具备相当的艺术修养和技术功底,铸造出来的铜镜纹饰多呈现幽雅的青铜本色。而唐代盛行的特种工艺镜则有着富丽夺目的装饰效果,更提高了铜镜的观赏价值。由于饰片容易剥落,流传至今尚能图案完整极为罕见。
折枝团花纹铜镜 (24.2) 唐代
连弧铭带铜镜(18.2) 汉代
万字铜镜(12.1×12.3) 唐代
仙人龟鹤铜镜 (15.7) 宋代
蟠虺草叶纹铜镜 (14.7) 汉代
素背铜镜 (12.8) 宋代
花乳纹铜镜(13.6) 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