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历史上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故事
北魏末年美貌王爷,才华横溢,27岁便位极人臣,因高颜值,被太后强幸,死前被冤枉,死后被掘坟。看似是一段风流韵事,其实是一场官场大战。在他死后,文武百官都为之垂泪,可谓天地同悲。
“他生莫做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遗憾和无奈,总是人间的寻常。”——《减字浣溪沙-听歌有感》
《周生如故》改编自《一生一世美人骨》,本以为会是一个架空的虚拟故事,可未曾想周生辰这样一个悲情的英雄角色,居然在历史上也有原型,结合《周生如故》化用的人物角色和时代背景,或许可以推断出,北魏清河王元怿,很可能就是周生辰的历史原型——一个同样功高震主而遭污杀,而且比周生辰结局更惨的王爷。
一、聪慧机敏堪比二南,少年得志
《魏书》中,“幼而敏惠,美姿貌,高祖爱之。博涉经史,兼综群言,有文才,善谈理,宽仁容裕,喜怒不形于色。”
元怿为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第四子,其母亲为罗夫人,出生于皇室的元怿,自幼聪慧过人,机敏善辩,因此而深受父亲孝文帝的喜爱,虽然身为第四子,却很得器重,尤其是他的叔叔,彭城王元勰,将元怿视若己出。
曾盛赞他风神外伟,黄中内润,如果上天能多给他一些年岁,则他的风采神韵一定能和《诗经》中的周公、召公相媲美,时人常赞美元怿“堪比二南”,就是讲他的风韵和学识都让同龄人望其项背。
元怿不仅丰神淡雅,识量宽和,更是五车腹笥,为人谦恭,他与叔叔元勰有很多共同点,只是他更甚于叔叔。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元怿的仪表能称得上一句“冠绝天下”了。
太和二十一年,年仅10岁的元怿被封为清河王,2年后,他的父亲孝文帝去世,异母哥哥元恪继位,史称宣武帝。
然而,元恪本来不是当皇上的第一人选,他还有个哥哥叫元恂,谁料到在497年,有人告发废太子元恂图谋造反,拓跋宏一怒之下赐死太子后,才让二儿子元恪做了太子。
本就志不在此的元恪,登基后,便重用皇室宗亲大臣,其中包括他的叔叔,彭城王元勰和他的弟弟,清河王元怿,而此时的元怿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郎。
就这样,14岁的元怿官至侍中、尚书仆射,意气风发的少年正式步入了北魏的官场,开始了他短暂而灿烂的从官生涯。
但官场如战场,一个不留神,不光是能出错,很可能也会丧了命,哪怕是皇亲国戚,除了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以外,也是毫无办法。
二、多次惨遭陷害,引经据典劝谏君主,官运亨通
《魏书》:“怿才长从政,明于断决,割判众务,甚有声名。”
元怿在官场以“明于决断”而声名远扬,尽管他贵为皇亲贵胄,却并不以此作为资本耀武扬威,反倒是处处以国事为先,甚至不惜得罪权臣。
宣武帝继位后不仅重用元氏宗亲,同时也重用其生母的母家人,其中便包括他的舅舅高肇。自古皇家最忌讳外戚干政,而宣武帝却对高肇十分宠信,在宣武帝的放任下,外戚高肇把持朝政,清除异己,多次陷害元怿、元愉等皇室肱骨,为了稳定朝纲,元怿等人多番忍让,谁知高肇却变本加厉。
永平元年,再次被陷害的京兆王元愉忍无可忍,在冀州起兵谋反,誓要“清君侧”,得知消息的元怿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被高肇拿捏到把柄,以元愉谋反为契机,又诬陷杀害了元怿最敬重的叔叔,彭城王元勰。
短短几个月内便有两位至亲被谋害,元怿悲愤不已,却又拿高肇无可奈何。
高肇大肆诛杀贤臣,又谋求私利放走囚犯,一时之间,朝野之上乌烟瘴气,而这是元怿断不能容忍的事情,也为此与高肇在云龙门下的外走廊处起了争执,两人争得不可开交,从此更是不相往来。
在一次侍奉宣武帝的酒席上,元怿趁宣武帝酒酣之际,对在场的高肇说:
“天子兄弟,讵有几人,而炎炎不息。昔王莽头秃,亦藉渭阳之资,遂纂汉室,今君曲形见矣,恐复终成乱阶。”
意思是天子的兄弟所剩不多,你还要苦苦相逼,从前的王莽仅凭借渭阳的资本就能颠覆汉室,你如今这奸邪模样,看着也是祸乱的根源。
未等高肇应答,元怿又向宣武帝谏言,他以孔子、左丘明等人为引,指明尊卑有序,君臣有别,不应僭越,自古缩减食用、释放死囚都是君主的权力,而如今却让司徒高肇代君行事,这不符合君臣之道,也不符合天地人伦,长此以往一定会助长祸乱。
元怿这一番话言辞恳切,引经据典,犯言直谏,字字泣血,可结果呢,宣武帝听后,却笑而不答,未有回应。毕竟,元恪对高肇的信任,不光是因为他是自己的舅舅,更是因为他将其作为除掉皇族宗王势力的重要帮手。
但宣武帝还是听进弟弟元怿的话,便颁了两道诏令:
一、命令尚书与官署有司,审理狱讼案件;二、准允洛阳以东的饥民,到燕、恒二州及六镇渡灾;
512年,高肇升任司徒,元怿则接替他成为司空,而此时,元怿不过25岁。当时朝野上下的贤臣,都夸元怿温恭谨慎,动合规矩,言为世则,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元怿有着十分优越的治国理政的才能,这也是他官运亨通的资本,不过而立之年却能手握重权,并不仅仅因为元怿是宣武帝最为强势的弟弟,更是因为他在朝堂之上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豪迈英姿。
三、传出风流韵事,奸臣当道壮年被害,天地同悲
515年,宣武帝去世,太子元诩继位,称孝明帝。可宣武帝肯定没有想到,自己不顾大臣反对,也要废除的“子贵母死”的制度,却害死了自己的好弟弟元怿。
仅继位一个月后,孝明帝便任用叔叔元怿为司徒,同年八月升至太傅、太尉,诏令元怿负责审理裁决门下省大小事务,并掌管各个法律条文、经典义理的注释,此时的元怿,用“位极人臣”来形容丝毫不夸张。
而随着宣武帝元恪的去世,清算国舅高肇的声音也此起彼伏,高肇的侄女高太后被迫出家,而高肇几乎是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反抗就被清理出局——仅在宣武帝元恪去世后短短几个月内,高氏和元氏就分出了胜负,高氏的影响力逐渐式微,直到被彻底消灭,而以元雍、元澄、元怿为代表的皇族势力则完全掌控了局势。
而在这场迅速而无声的斗争中,有一个女人始终逡巡在中心地带,她也是和元怿留下过种种不堪入耳的宫禁事秘的人——孝明帝生母胡氏,有人说她叫胡仙真,有人唤她的封号胡充华,当然,后世广为流传的,还是她的这个称呼,胡灵太后。
经过多重权力的明争暗斗以后,整个北魏朝堂划分出了明显的势力范畴,胡灵太后代表的宫廷力量成为皇帝元诩的监护人,元怿元雍等人则掌控了核心政权,而元继则是掌管禁军的中间人——自此,胡灵太后也正式拥有了稻操刀北魏政权的权利。
而久居深宫的胡灵太后孤枕难眠,她年轻寡居,不经意间便相中了故去皇帝的弟弟,清河王元怿。而她这次的爱,爱得是轰轰烈烈,朝野皆知。
胡太后先是委以重任,给予其出入禁中的特殊优待,又经常以商讨国事为名连夜召请元怿入宫,久而久之,元怿也知道了胡太后的心思,可他怎么敢不顾礼节染指太后?元怿为人清朗高洁,实在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于是,他与胡太后虚与委蛇,小心周旋,让胡太后不能遂愿。
胡太后见元怿不肯就范,便深更半夜浓妆艳抹后,再次以议事为名召元怿入宫,进屋后的元怿傻了眼,如此情景,即使他立刻退出宫去也是瓜田李下,洁身自好的元怿为了保命,半推半就间,只能选择服软妥协。
虽然这一桩宫廷密辛,就像是坊间流传的桃色新闻那般描述生动又不可信,但《资治通鉴》却明白记录了元怿与胡太后之间的关系:
“魏太傅、侍中、清河文献王怿,美风仪,胡太后逼而幸之。”
虽然不敢肯定胡灵太后与元怿之间是否清清白白,但胡灵太后借重用元怿,而制衡她的妹夫元乂和孝文帝的弟弟元雍的野心,却是毋庸置疑的,加之元怿为官刚正不阿,德才兼备,将朝政委托给元怿,也是胡太后的一步好棋。
胡太后将元怿视作周公、霍光,元怿也不负众望,竭力辅佐新帝,将治理天下当做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一心为民,勤勤恳恳,可即使是如此一位贤王,却也几次三番经历了“信任危机”。
毕竟,领军将军元乂,胡太后的妹夫,因自恃是胡太后家人而行事张狂,元怿屡屡依法裁断于他,也因此与元乂结下了梁子。
元乂的党羽宋维受元乂指使,密告元怿谋反,元怿因此而被囚禁于门下省,幸好元怿平日里为人端正,德行为人景仰,负责审问元怿的官员和朝廷显要官员纷纷为元怿作保分辩,元怿才得以沉冤昭雪。
被释放后的元怿感慨自己一生忠诚却常被诽谤,心酸之余,便搜集了历代忠义之士的事迹编纂成《显忠录》,以此彰显自己的赤胆忠心。
可元怿终究还是难逃魔掌,他的《显忠录》就像是一封自己亲笔写下的绝笔书。
520年,元乂联合宦官刘腾发动宣光宫变,他们隔离了太后与皇帝两宫,将胡灵太后囚禁于后宫,又诬告元怿有罪,将他囚于门下省,不日后杀害,而此时,这位一心一意辅佐君主的一代贤王,也不过34岁。
《魏书》:“朝野贵贱,知与不知,含悲丧气,惊振远近。夷人在京及归,闻怿之丧,为之劈面者数百人。”
元怿死后,朝野震惊,文武百官都为之垂泪,听闻元怿丧事的夷人,也纷纷用刀划脸以示哀悼。
人们哀悼的是一代贤才的陨落,也是奸臣当道的悲凉。
正光四年,胡灵太后和孝明帝重掌大权,追封元怿为范阳王,以礼加葬,同年八月,又改封原爵位清河王。元怿一心为国,可是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也是令人感动唏嘘。
更为抓马的是,清乾隆年间,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县令龚松林将元怿的墓穴误认为是司马懿的陵墓,他在墓前大肆祭拜了“司马懿”,自此,元怿之墓也被误传为是司马懿之墓。
1948年,几个盗墓贼挖开了“司马懿”之墓,随着墓志铭的出土,墓主人的身份才得以尘埃落定,可惜,当文物工作者对元怿之墓进行保护性挖掘时发现,元怿的墓穴已被洗劫一空。
一口腐棺,白骨如泥,只有墓壁上栩栩如生的武士绘画,似乎还在无言地宣告着这位贤王当年的风采。
忠良被害,终成冤魂,满腹才华,忠心于国,却难有圆满结局,在坍塌的乱世中,邪佞当道,忠贤让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相较于小南辰王与漼时宜天人永隔的催泪,清河王元怿一心为公却含冤而死,才是更令人觉得悲凉和痛心的真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