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多少元帅?宋代时的官衔等级详细点,谢谢?

6个月前 (10-15 06:05)阅读1回复0
xietoutiao
xietoutiao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5854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17096
  • 回复0
楼主
宋代时的官衔等级详细点,谢谢?
  1. 宋朝有多少元帅?
  2. 宋代时的官衔等级详细点,谢谢?
  3. 北宋时知府有兵权吗?

宋朝有多少元帅?

宋朝有多少元帅?宋代时的官衔等级详细点,谢谢?

中国古代,元帅并非定职,只在行军作战时分封,并无定数。

从南北朝起,元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如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邕任命其叔父宇文盛和宇文招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唐李渊入关后,设有左右元帅。唐代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统帅。元帅常以皇子或亲王担任,副元帅常以有威望的大臣担任。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以前曾担任过“西讨元帅”。宋靖康时以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拒金兵;金侵宋时亦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多由亲王任职,权位极重,非定职。元代外省和边疆常设有都元帅、元帅府或分元帅府及置达鲁花赤、元帅等,为地区军事长官。元末地主武装首领多称元帅。

宋代的中央军务由枢密院统管,地方则有宣抚使、节度使节制。如岳飞历任镇宁崇信军节度使,镇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宣抚使、枢密副使等军职。

宋代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枢密使为枢密院之长官,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或同签书枢密院事。其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负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由武官担任。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率领禁军,合称“三衙”,互不统属。“三衙”与枢密使所掌之兵权不同: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宋代节度使之权虽重而除授极滥。宋代派文臣知军州事、代替节度使之职,于是节度使之权虽尽去,而官位反而提高,只有亲王外戚及前任将相大臣中有特殊资望者方授以此官。但名为某某道或某某军节度使,实际并不履任。例如元丰中,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傅韩绛为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名府,其中镇江军节度使为虚衔,判大名府才是实际职务。凡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者谓之使相,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府州者,亦谓之使相。节度观察留后本是唐代藩镇以其亲信留充后务之称,作为次于节度使一级的官名,后改为承宣使。

希望能够帮到您!

宋代时的官衔等级详细点,谢谢?

宋朝的官职名称和品级有:正一品从一品到正九品从九品,具体如下:

1、正一品:职官为太师、太傅、太保等。

2、从一品:职官为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等。

3、正二品:职官为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等。

4、从二品:职官为签书枢密院事、不雅文殿大学士、殿前都指挥使等。

5、正三品:职官为不雅文殿学士、翰林、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

6、从三品:职官为龙图、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等。

7、正四品:职官为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秘书监等。

8、从四品:职官为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少府等。

9、正五品:职官为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等。

10、从五品:职官为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等。

11、正六品:职官为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等。

12、从六品:职官为侍御史、左右司员外郎、开封少尹等。

13、正七品:职官为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侍讲等。

14、从七品:职官为左右正言、符宝郎、监察御史等。

15、正八品:职官为秘书郎、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等。

16、从八品:职官为少府、太祝、节度掌书记等。

17、正九品:职官为京畿县尉、诸州长史、枢密院守阙书令史等。

18、从九品:职官为诸州县尉、诸州司士、翰林医学等。

北宋时知府有兵权吗?

有一定的兵权。

。。那时候对于山贼,土匪什么的一般都是当地知府调兵剿杀。。知府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从唐朝开始即有以其他官职兼“知府事”或“权知府事”的做法,但“知府事”还不是正式的官职名称,而且管辖范围与后来的州府可能有很大差别。五代因循唐制不变,也有类似做法。到了宋代,在府、州、军、监设立地方长官,府的地方长官为知府事。宋朝的知府事总领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具体权力因不同的州府而稍有差异。因为各地有特殊情形,知府事一般还会兼领其他的官职,因而边境州府的知府在军事和政事上的权力可能大于一般州府。

有一定兵权。

唐代都城称府(包括陪都和龙兴之地)。宋代在唐的基础上还提了大州为府,最多时有38个。宋代府、州、军、监是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知府就是(权)知某府事的简称。北宋初期一般二品以上朝官充任。后二品以上为判~,三品及以下为知。同理,同级别的还有知州(军/监)事。而到了明代知府成为正式官称。不过明清两代州又分为直隶州和散州。前者仍与府平级,后者则同于县。

有兵权

宋朝时期重文抑武,因为赵匡胤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对武将掌兵非常敏感,后来才有杯酒释兵权。不管北宋南宋,都在发展经济。宋朝是封建王朝中,百姓物质生活最好的朝代。北宋知府相当于现在的省一把手,军政一把手,可以调兵遣将。

没有

知县和知府主要就是宋朝吸取了五代十国,政权更换频繁的前车之鉴,三省、六部、二十四司都有正式长官。

县令与知县、知府,大多都是由朝廷委派官员前往地方任职,或者是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前往地方历练,此举也是尽力避免官官相护的现象。

总的来说,县令和县官只是称呼不同,地位和品级一样,权力也就一样。只是属于两种称呼,其实是一个概念。春秋时期,一个地方会有县,到了战国时期,县下辖郡。只有上大夫,才可被王君任命为县尹(县令)一职,妥妥的封疆大吏。

县官也同样如此,只是随着每个国家与封建政权,对于各地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呼不同,从而催生出县官和县令两种不同的称谓。

同学们若要区分县令和知府、知县之间区别,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县令包括县官,拥有征兵和统兵权,知县、知府负责当地政务及其他琐碎小事,并不具有任何兵权。

另外,县令是这个州县最高长官才能称呼正式官名,知府与知县只是地方官员品级达到一定标准,便能称呼的非正式名称。

这就好比我们去区政府或者街道处办事,遇上每个工作人员,都会客气地称呼他们一声“领导”。这是为了区分实职与官职间的不同之处。

如此说来,县令和县官都是地方上县级行政区域最高长官,俗称一县之长,职权和地位上本质是相同的。

0
回帖

宋朝有多少元帅?宋代时的官衔等级详细点,谢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