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里带古代君王的字好不好?古人是怎么礼貌的问别人姓氏、名和字?

2周前 (09-20 09:46)阅读1回复0
xietoutiao
xietoutiao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9579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91584
  • 回复0
楼主
古代君王死了之后,会有一个谥号,比如“周文王”、“秦孝公”等,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很纯真,对君王的评价很客观,我建议你不要选谥号中有贬义的君王名字,比如“周幽王”、“晋哀公”等等,古人是怎么礼貌的问别人姓氏、名和字?,为什么都叫“子”?
  1. 名字里带古代君王的字好不好?
  2. 古人是怎么礼貌的问别人姓氏、名和字?
  3. 古代名字中间有道的有那些?
  4. 古时候诗人名字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5. 孔子、孟子、老子……,为什么都叫“子”?什么意思?

名字里带古代君王的字好不好?

名字里带古代君王的字好不好?古人是怎么礼貌的问别人姓氏、名和字?

古代君王死了之后,会有一个谥号,比如“周文王”、“秦孝公”等,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很纯真,对君王的评价很客观。

我建议你不要选谥号中有贬义的君王名字,比如“周幽王”、“晋哀公”等等。

古人是怎么礼貌的问别人姓氏、名和字?

称字。

在称呼朋友时,古人会表现出谦卑的品质,称其(如字板桥):若称板桥为“燮”(郑板桥的名字叫郑燮),其为大不敬。

称其板桥,为亲密谦卑品质表现。

古书记载:称亲人为之辈分,称友人为之关系,称上人为之地位,称搿人为之熟悉。

这足以说明:古人叫他人时上叫旦叮测顾爻该诧双超晶其字。

所以在介绍古人时一定会在他名字的后面加上他的字是什么。

古代询问姓名的敬词:尊姓、贵姓、台甫、大名、尊讳、芳名、台篆、雅篆等。

对一般人的尊称: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

古代人在跟其他人对话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直呼其名的,直呼名字是非常没有礼貌的。

古人相见称字、称号、称官职、称籍贯,绝对不直呼对方的名。古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名是父亲给取的,特别珍贵。

古代名字中间有道的有那些?

有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

谢道韫,字令姜,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

适婚的年纪,嫁给书圣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凭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故事,人称“咏絮之才”,在《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太守时,抵御卢循之乱时,城破被抓,得到孙恩的赦免。王凝之死后,在会稽独居,终生没有改嫁。颇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流传于世

古时候诗人名字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我国古代,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名是名,字是字,号是号,都为一个人的称呼,规矩却不一样。字又称表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号按其来源可分为自号,赠号,谥号,绰号。

一,字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二,号

1,自号,自号就是自己为自己所取的号。

2,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其二,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如王安石称王临川;其三,以封爵、谥号为号,如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

3,谥号,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

4,绰号,也称诨名、混号、诨号,它和别号、斋号的初级性区别,似在于几乎全部为他人所取,然后得到公认,使用性完全不取决于担当者本人的意愿。

孔子、孟子、老子……,为什么都叫“子”?什么意思?

“子”是对著名学者的尊称,其发展演变发生在春秋时期(约公园前770年到公园前476年,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之前:

春秋之前,“子”本来是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

春秋早期:

在春秋早期的时候,只有少数诸侯所属的卿的谥号称“子”。

春秋中期:

诸侯的卿普遍在谥号里都称“子”了。

春秋、战国之际:

由于讲学之风盛行和“士”的地位的提升,人们便把“子”作为著名学者的尊称。这就有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孔子、孟子、庄子等。




古人对大师大德敬称为“子”,是大有深意的,不是随意而为。事实上,现今称文化名人或自己老师为“先生”,其渊源就是“子”,“子”即“先生”,“先生”即“子”。“子”的文化内涵远不止这个,具体分析如下:

一、“子”有先生的文化内涵。为什么是先生,就因为他比你见识多,做事老到,做人有分寸,他是你做人做事的榜样和老师。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孙子等,其中的“子”就有这个意思。

二、“子”有精华的文化内涵。“子”,有内核之意,果子的内核,种子的“子”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孙子等,其中的“子”也有这个意思,他们的言行都是文化精华。

三、“子”有未来希望未来依靠的文化内涵。男子,女子,儿子等,其中的“子”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孙子等,其中的“子”也有这个意思,学习他们的言行,你就有光明的前途。

四、“子”有“第一”“唯一”的文化内涵。十二地支里的“子”时,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孙子等,其中的“子”也有这个意思,他们的学说在历史长河中,作用是独特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蒋荣清,2019.9.30)






0
回帖

名字里带古代君王的字好不好?古人是怎么礼貌的问别人姓氏、名和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