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比如在河北省的平原地区,年轻人结婚时使用的接亲工具通常是牛车或者马车,六十年代初期,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当地的生产队还没有马匹,只有牛和驴,因此主要使用的是木轮铁皮车,而非胶轮大车,这种车是由牛拉动的,车轮外面包裹着铁皮以增强耐用性。
到了六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生产队开始拥有胶轮大车,于是牛拉胶轮车便成为了接亲的新选择,而在六十年代末期,我们的生产队通过五百元的代价获得了一匹枣红色的马,自此以后,红马拉的胶轮大车正式成为接亲的主要交通工具。
马车接亲时,会精心装饰一番:车厢后部用芦苇围起,上面覆盖着芦苇席,还会搭建一个小巧的棚屋,车厢底部铺设芦苇席并铺上厚厚的褥子,车篷两侧以及马头周围都会系上鲜艳的大红花,马脖子下方则悬挂着清脆的铃铛,驾车师傅挥舞鞭子坐在左侧前方,新娘子则端坐于车厢中央,她的身后和两侧则坐着陪嫁的女性亲属,新娘子面前通常会有一位来自婆家的嫂子陪同,而车右侧的辕杆旁则是送亲的叔叔或哥哥。
在接亲的队伍出发之前,新娘的父母会在车上放置四个苹果,寓意“四平八稳”,还会给驾车师傅一块钱,叮嘱他务必稳稳地驾驶,对于头婚的新娘来说,她通常是从车把式一侧上车;而对于再婚的新娘,则需要从车后方掀起的篷布进入车内。
在八十年代之前,婚礼并非在当天迎娶新娘,而是提前一天去接,接到后安排在一个家庭暂住,称之为“就亲”,第二天举行婚礼当天,人们再去“就亲”地点迎接新娘及其家人,并在司仪主持下完成仪式,直到宣布“新郎新娘入洞房”,婚礼才算正式结束,接下来会有打包袱、挂门帘、新郎弟弟踹门等一系列欢乐的环节,这些活动的参与者通常会得到新娘家长提供的红包作为感谢。
七十年代时,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使用手扶拖拉机进行接亲,到了七十年代末,自行车逐渐成为农村接亲的常见方式,进入八十年代,面包车(当地人称为“十人轿”)开始被广泛用于农村的婚礼接亲之中,这些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