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美食请你拍《舌尖上的中国》的话,除了胡辣汤,你还会选哪道菜_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你看了几遍?最喜欢哪一季
河南美食请你拍《舌尖上的中国》的话,除了胡辣汤,你还会选哪道菜
其实河南的没事远远不只有胡辣汤一个,其实还有非常多的好吃美食,别的先不说,就说汤类的在河南洛阳就有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丸子汤和不翻汤等许多的种类,然后再配上当地人特别爱吃的饼丝,那真的是非常的美味的小吃。
除了汤一类的,河南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方地区,可以说对面食也是情有独钟,在河南省内就有郑州烩面、商丘羊汤烩面、平顶山郏县饸烙面、南阳新野板面、南阳市窝子面等等非常多的种类,可想而知河南人对面食也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其实在河南商丘永城的水煎包也是当地的一道早餐必备的饭菜,每天早上起来吃上几个金灿灿的水煎包,然后再来一碗胡辣汤,那想想都可美,还有商丘地区的烧饼再加上当地有名的垛子羊肉,烧饼加肉越吃越瘦,现在看看,真是大河南全是吃货啊。
作为地道新乡人,要能拍摄《舌尖上的中国》,我肯定会选择大名鼎鼎的延津火烧。
远方亲朋初到延津,招待客人除了佳肴美酒外,上几个火烧更是锦上添花,让华丽的菜肴多一份地道特色。外地人到新乡不品尝延津火烧,就和到郑州不吃烩面,到安阳不吃道口烧鸡,到洛阳不吃水席一样,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火烧和烧饼类似,但是又比烧饼多了一层肉馅。焦脆酥香的火烧饼夹着美味多汁的肉馅,咬上一口,满口肉香,比简单的烧饼多了一分饼的酥脆和肉的绵密,让人满足不已。
如果要拍摄火烧,肯定要从做法和口感上下手:
正宗延津火烧的做法是颇为讲究的,将面慢慢醒慢慢和,面剂拉得长如腰带,宽约寸许,再卷成陀螺状,旋磨成型后压平。在火烤后,中间的螺旋状面会自然膨胀鼓出。炉槽里留一部分存油,火烧入炉后,用猛火熏,文火闷,经常刷油,这样才能使得火烧焦脆酥香。
不仅如此,到了如今,延津又有了更多火烧馅,有鸡蛋、牛肉、火腿肠、豆腐串、绿豆芽等,在炉面上切开摊好,加盐、葱花、麻油、孜然、甜面酱、辣椒面、胡椒粉一起用油煎炒,熟了以后,将火烧环面切开一半夹入心内,咬一口,菜香、肉香、饼香,爽透了!!!
(河南商报编辑 张雅露)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你看了几遍?最喜欢哪一季
一起看看《舌尖上的中国》解说李立宏,是怎么说的吧!
《世界是用来听的》 默契与放松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开始接触配音工作,那时候的工作方式,与现在很不同。有时我甚至怀念,那段诸如在“411”“儿艺”“青艺”“空政”等,北京各个录音棚的时光——夏天汗流浃背,冬天寒冷刺骨,却没有人抱怨;角色不论大小,一律要从头到尾参与剧本的讨论,紧张中满是充实感。
那时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能是由于性格的原因,当我的注意力过于专注的时候,身体就会发“紧”,声音也有那么些变化。起初我不以为然,直到与《舌尖上的中国》相遇以后,我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
故事总要有一个开头,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种种,还要从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陈晓卿说起。
我与陈晓卿1982年就已相识,在北京广播学院,他是摄影专业,我是播音专业。毕业后多年,大家一直保持着联系,却并未合作过。有一天他来找我,说他拍了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希望我能为其配音。我惊讶之余,也难免有些好奇:“为什么是我?”
《舌尖》的录制,是在九方名座完成的,这里就像是业界同人的“基地”。九方名座的两个创始人都是我大学时的朋友,一位是大家熟识的已故配音演员李易,另一位是当年大我们两届的刘奇伟。录制那天,我们三人像往常一样简单寒喧过后,我便直接去录音棚与陈晓卿会面。
谁知,一开场他就用一贯低沉的音调说道:
“这次不能再像从前。”
其实自从看到《舌尖》文稿以来,我就已这样考虑过,只是还在思虑此事该如何告诉他们,没想到陈晓卿竟然就这么抢白了。
“我懂,不用再说了。”
短短几秒,自己的反应,竟也如此地直接。但是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他真的不再提这句话,似乎他相信,我全懂了他那句“从前”包含的所有意义。
确实如此。
我与《舌尖》的缘分,似乎是注定的。而其中最珍贵的,是难以捕捉又真实存在的——默契。现在想来,这种默契很有意思。陈晓卿竟然就这么笃定,我的想法会与他一致,或许是多年的相识,虽然并无频繁交集,但是共同经历的时光是那种默契的源头,源源不断地随着我们的人生一同生长。
还记得看到《舌尖》文稿的时候,我仿佛被磁石吸引住了,突然间那些人和食物的故事跃然纸上,人物、环境、美食、声音、味道等画面,不断在我脑海中自动生成,行云流水般自在顺畅,我忽然就产生了一种感觉,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创作的欲望。
它就像是潺潺的溪水,舒缓而让人轻松;它有着特殊的奇趣效应,让我充满着好奇心去面对创作;它的完整度、流畅度,它的画面、文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多时候,它让我觉得自己与观众在相同的位置、在同一个视角上,观看着同一个画面,感受着同一种味道。它,就是《舌尖上的中国》。
我想机遇就在眼前,我一直希望的改变,另一种状态的自己,更加专注的、自由的、放松的、不一样的、更加自然的声音,就像食材那样,天然地在泥土中生长,最终又回归于自然。那些印刷在纸张上的铅印,诉说的是用味道垒砌的故事,是用人、食物和自然创作的乐章。
这就像是褪去曾经绷紧、厚实的战衣,用另一个声音,去诠释一个个充满了温度的故事。
那时,我心中的某种能量似乎被点燃了。陈晓卿和团队的默契,更让一切就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并顺理成章地进行了下去。现在想想,我仍然还记得第一集《自然的回馈》中,关于松茸部分的描述。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盖好,只有这样,菌丝オ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这是一个完整情景的描述,不仅讲述“吃”与“食物”的故事,更多地像是普通人日常的叨念。读到文字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曾经接触过的有关藏民生活的照片与电影,心中对这些文字有了些最初的画面:一对藏族母女,她们深入丛林,与自然对话,去寻找给人类的“礼物”。那些朴素的人,对于自然,对于食物,平实而执着。
这些思考,让我感觉自己正在无限接近于某个点,它就像是一种思维上的联想、某种构建模式。
在正式录音前,我嘱咐大家:“你们投入了这么长的时间去关注这个作品,自然要比我更加了解它。作为一个解说员,你们对我所有的要求与提醒,请务必提出来。”
在内心我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他们的建议,因为,我希望我将扮演的是一个这样的角色——让自己和其他人从疲意中放松下来,借由自然馈赠的食物,找回生活最本真的意义。这样的意识传递,最初我并未形成具体理性认知。
最喜欢第一季。个人觉得第一季最朴实,却也最好看。后面两季好像没有第一季看上去那么下饭了。纪录片本是枯燥的,但舌尖告诉我们,纪录片也可以很接地气,充满人间烟火味。
记忆犹新的是第一季的陕西黄馍馍,金黄的外皮,包上豆沙馅,红枣馅,咬一口,真得劲。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里飘来了阵阵面香。绥德汉子老黄刚刚蒸好了满满一笼屉黄馍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