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是什么?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资料?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为什么叫莫高窟呢?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是什么?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敦煌石窟建设一千年的历史,是两汉以后历代分裂和分裂的漫长时期,朝着民族融合和北方统一的重要发展时期。
莫高窟是一座结合了古代建筑,雕塑和壁画的艺术宫殿。它以其彩色壁画而闻名。石窟中壁画的含量和内容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庙或宫殿所无法比拟的。环顾洞穴和洞穴顶部,那里有佛经画,经变画和佛教历史古迹画,还有神怪画和供养者的画像,以及各种精致美丽的装饰图案。莫高窟石窟所在的悬崖峭壁上的土壤柔软,不适合石刻,因此,摩高窟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
敦煌莫高窟的名字由来,建造者以及主要功能?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为什么叫莫高窟呢?莫高窟一名,早在隋代洞窟中已经出现。在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也有确切记载。其名称的由来,敦煌学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百姓们又称之为千佛山。
古汉语中沙漠的漠与莫高窟的莫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来演变成为莫高窟。
二、在古代敦煌,鸣沙山又称为漠高山。山下有漠高乡。千佛洞在漠高山下,属漠高乡所管辖。因此便由漠高山、漠高乡演变而来。
三、在大泉河谷最早开窟的是乐僔和尚。后来的弟子相继也开凿了石窟。但道行都“莫高于此僧“,难超过他。乐僔在此地首开的石窟,以后就叫莫高窟,是为了纪念乐僔开创首窟之功。
莫高窟名称的由来有4种说法:一是唐代鸣沙山叫“莫高山”,因此位于这里的石窟得名“莫高窟”;二是因为莫高窟开凿地海拔比敦煌市高300余米,人们就把开凿在沙漠高处的洞窟叫做“莫高窟”;三是开凿第一个洞窟的乐僔和尚,道行高于其他僧侣,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取名“莫高窟”;四是“莫高”是梵文的音译,有“解脱”的意思,寄托着人们想解脱尘世烦杂的美好愿望。
莫高窟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在长约1600米的崖壁上共有洞窟735处。窟内现存有不同历史时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另有写本、帛画、纸画、织染刺绣等藏品超过5万件,于1987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开窟崖壁的地层是在距今约几十万年前由山洪、河流形成的,地质学上称为酒泉组。该地层为钙质、泥质胶结的砂砾石层,厚度大,整体结构紧密,具有稳定的工程特性;局部稍疏松,易于人工开凿。莫高窟的选址充分体现了人类的高超智慧,也是地质遗迹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典范。
莫高窟地理位置特点?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东南25千米的 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这 座佛教艺术宝库处于中国西北戈壁荒漠的一个小小的绿洲之上。最大的特点是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简写?
最早是僧人乐僔、法良创窟。北凉占领敦煌的公元421年至433年间,有计划、有组织地一次性建成有体系的一组洞窟;公元525-576年间,北魏宗室东阳王元荣和北周宗室建平分于义各建造一大窟;史称“群臣缔构而兴隆”。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开凿。
莫高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起始于366年,结束于1368年,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和西夏等几个历史时期,形成时间跨度约1000年。主要的开凿时期在北魏、隋和唐代,其中唐代是莫高窟的鼎盛时期,开凿了大量的石窟寺和石窟壁画。
莫高窟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几个因素:
1. 丝绸之路的影响。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商旅云集,宗教交流频繁,为其发展创造了条件。
2. 唐代的盛世特点。唐代的开明政策、社会繁荣为莫高窟的大规模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财力支持。
3. 佛教在北方的传播。佛教北传至中原后在唐代大范围传播,莫高窟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佛教在唐代的盛行。
4. 敦煌的地理位置。敦煌处在丝绸之路要冲,又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政府和富豪愿意在此投资建设石窟。
5. 艺术家和工匠的支撑。莫高窟的开凿离不开大量的工匠和艺术家的参与,他们的技术和艺术水平直接影响了莫高窟的艺术风格和质量。
综上,莫高窟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宗教因素和人才支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约1000年的社会变迁和艺术演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敦煌是佛教东传汉地的第一站,早在魏晋时期,西域过来的僧侣就开始在这里的岩壁上开凿洞窟,在窟内创作精美的泥塑佛像和美轮美奂的壁画,借以宣扬佛家经典教义,吸引更多信众。
到北魏时期,在信奉佛教的皇室支持下,莫高窟的营建进入高峰期,无数宏伟的洞窟中忙碌着众多工匠画师,为后世留下来无数堪称国宝的艺术珍品。
隋唐时随着国力的发展,这里的创作不仅在持续进行而且中西方艺术融合完成,塑像和绘画作品体现了不少创新。
一直到北宋中期,敦煌归义军政权被西夏所灭,莫高窟才慢慢走向沉寂,直到近代才重新绽放它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