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建于宋末元初,是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古城,现仍保存完整,城中央的四方街是整个古城放射状道路的会聚中心,它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延伸出4条屈曲回环的长街,其间由许多小巷以石桥互相沟通,丽江的历史文化和传说?
丽江古城的历史?
丽江古城建于宋末元初,是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古城,现仍保存完整。城中央的四方街是整个古城放射状道路的会聚中心,它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延伸出4条屈曲回环的长街,其间由许多小巷以石桥互相沟通。
丽江的历史文化和传说?
历史文化:
古代丽江是纳西族的发源地和中心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丽江古城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石板街道、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的建筑群落构成了独特的风貌。
丽江是纳西族的聚居地,纳西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和舞蹈等传统文化。
传说故事:
《丽江白沙》是丽江地区最著名的传说之一。相传,古时候丽江地区常年干旱,人们为了祈求雨水,将一只白鸽放飞,白鸽飞到白沙山上后变成了一只白鹤,随即下起了雨,救了百姓。
《丽江玉龙雪山》是另一个著名的传说。相传,玉龙雪山是一条巨龙,它的头部在云南大理,身体蜿蜒而过,尾巴在丽江。每年冬天,巨龙会吐出冰雪,形成了玉龙雪山的壮丽景观。
以上只是丽江历史文化和传说的一部分介绍,丽江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如木府、束河古镇、东巴文化等。如果您对丽江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索。
丽江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以下是一些关于丽江的历史文化和传说: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拥有800多年的历史。它是纳西族的聚居地,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和文化风俗。古城内有石板街道、古老的木质建筑、水车等,展现了丽江独特的历史风貌。
纳西族文化: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纳西族是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之一。纳西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纳西族音乐、舞蹈、绘画、手工艺等。他们崇尚自然,注重生态保护,传承着独特的纳西族文化。
东巴文化:丽江地区还有独特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字系统。东巴文化以其神秘而独特的符号和文字而闻名,被誉为“东方的玛雅文明”。
玉龙雪山传说:丽江附近的玉龙雪山是一座雄伟壮丽的雪山,被誉为“雪域仙山”。关于玉龙雪山有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如《白玉峰传说》、《玉女峰传说》等,这些故事丰富了丽江的文化底蕴。
茶马古道:丽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之一。茶马古道是古代连接中国内地和西南地区的重要贸易路线,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上的商旅往来和文化交流,使丽江成为了一个繁荣的贸易城市。
这些历史文化和传说为丽江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丽江古城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坐落在云南省丽江市大研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丽江古城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山西平遥古城)。丽江古城有着绚丽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丽江古城 外文名: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适宜游玩季节: 一年四季 节庆活动: 火把节、七月会等 地方特产: 纳西窖酒、纳西火锅、米灌肠等 级别: AAAAA级 邮政区码: 674100 所属国家: 中国 著名景点: 木府、四方街等 气候类型: 西南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天候 门票价格: 古城维护费80元 占地面积: 7.279平方公里 省份: 云南
丽江古城历史介绍一分钟?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数十里的良田国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筑城墙,就犹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这样显得不吉利。由此可见,纳西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 大研镇是一座古城,在丽江县城中,因为它四面被青山环绕,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
它最初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距今大约有800年的历史,它盛于明清。当时丽江古城已具相当规模。 古时的城建方法是先行开河,然后依河水的来龙去脉进行城建规划,布街辟路。丽江古城的城建方法亦是依承传统的古城建规划法的经验,所以它也是中国古代城建方法的活化石。 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居民建筑,均是土木结构瓦屋面楼房,多数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少四合院,融合了纳西、白、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居民建筑布局灵活,注重装饰,精雕细刻。
在他们的门窗上多雕饰花鸟图案,并且色调浓烈。
这里的居民都喜欢在庭院种植花木,摆设盆景,无户不养花,无户不流水,形成了“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高原水城风貌,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古城名称来源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蒙古军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驻军于此。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丽江古城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同年,改丽江路通安州。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丽江古城
清雍正二年(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馝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现代
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丽江撤地设市,丽江古城的行政区划归丽江市古城区。